[实用新型]新型浇钢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6412.2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杜景茂;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四方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423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浇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过程中,用于输送钢料的传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浇钢车,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也可用于作为其它行业中大吨位、移动距离在1500mm以内的输送设备使用。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的炼钢过程中,高合金钢等特种钢由于种类多、批量小、只能采取模铸的方式,且由于钢产品的价格高,越来越多的冶金行业和机械行业也都在开发新钢种,进而扩大经营范围,因此浇钢车的使用在不断的增多。而在冶炼的模铸过程中,钢包在吊运和安放过程中,钢包下方的浇注口与在模铸场地事先摆放的模具口必然会产生误差,从而满足不了模铸的要求,因此需要钢包做纵向或者横向的移动调整,同时,由于工艺和工装本身的需要,必然也需要钢包做一些横向的移动调整。
图1为传统的浇钢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传统的浇钢车,其采用在一台纵向运行的浇钢车大车(以下简称大车)上再安放一台浇钢车小车(以下简称小车),由此小车托着钢包在大车上做横向移动,也就是说钢包在浇钢车的作用下,既能在轨道范围内做纵向移动又能做横向移动。就当前来看,在我国的浇钢车中,此车的负载一般在10吨到200吨之间(包含钢水、钢包、耐火材料和车体本身的质量),而冶金企业在工艺上一般需要钢包横向移动的行程为60~1000mm左右的距离,而传统的浇钢车采用的都是利用行走轮在轨道上运行的方式,负载吨位小的浇钢车其上面的小车采用四个行走轮,负载吨位大的小车采用八个行走轮,这样的小距离移动又需要如此高价的配置,使得一次性投入非常大,而且,此种浇钢车安装过程当中轮压很难调整,而轮压的差异对设备的日常使用很不利,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增加了企业检修维护费用,以及备件储备费用,而为了减少车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同时提高浇钢车的使用寿命,不得不在制造浇钢车时,将浇钢车的体积增大和增加原材料的厚度,来提高浇钢车结构的刚性、提高结构强度,这也导致了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部件少、造价低,可有效提高作业率的新型浇钢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浇钢车,包括浇钢车大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包托架和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其中,钢包托架设置在浇钢车大车的上部,而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则设置在浇钢车大车上部的平台与钢包托架之间,且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与浇钢车大车的行走方向垂直。
上述的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行走方向上的浇钢车大车上部平台的前后两侧。
上述的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包括拖锟、滑轨和挡铁,其中,滑轨设置在上述钢包托架的底部,拖锟和挡铁设置在上述浇钢车大车上部的平台上,且滑轨与拖锟相互配合设置,而挡铁则位于钢包托架前进方向的左右两侧,且拖锟平行设置有多个,此外,拖锟的上部还设置有滑动轴承或者滚动轴承,上述的滑轨与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相互配合连接。
上述的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包括滚子、固定件和钢板,其中,在浇钢车大车上部平台和钢包托架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有钢板,滚子设置在上下两钢板之间,且滚子通过固定件限位在浇钢车大车上部平台上,且所述的滚子平行设置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部件少、造价低、减少了一次性投入和运行费用,同时还减少了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和费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作业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调整轮压,增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浇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浇钢车大车 2、浇钢车小车 3、钢包
4、小车行走轮组 5、钢包托架 6、浇钢车微动行走装置
7、滑轨 8、挡铁 9、拖锟
10、滚子 11、钢板 1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四方电炉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四方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雾化锡粉生产的锡液导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顶针的压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