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四通道汇集处设有过渡圆弧的四通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6399.0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英特利智能控制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F16L43/00;F15D1/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汇集 设有 过渡 圆弧 四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四通道汇集处设有过渡圆弧的四通,属于四通管道连接件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通,是流体输送管道中常用的管道连接件,现有技术中的四通通常采用铸造、锻造和机械加工等方式进行一次成型加工,目前的四通结构形式大都为十字形状,在四通内的四个通道汇集处一般都设有90度的转角。采用现有的这种90度转角的四通,当流体经过90度转角时,不论是流体的合流或分流,流体在90度的转角处突然转向时,会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特别是合流时,当三个方向的流体汇合,三股流体形成对冲,所造成的压力损失更大。这种现象的产生会对液压传输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在精密液压传输设备上出现这种情况时会对精密液压设备的加工精度造成影响。因此,现有的四通结构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输送流体时能减少流体对冲强度、使流体压力损失较少的在四通道汇集处设有过渡圆弧的四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四通道汇集处设有过渡圆弧的四通,包括弯管,该四通由四个圆弧形的弯管组成,在每个弯管的一端都设有一个与该端的端口平面垂直的平面,并且该平面与该端的端口平面垂直中心线重合,每两个弯管的平面贴合在一起并通过焊接连接成一整体组成两个三通的结构,该两个三通的端口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而组成在四通道汇集处形成有过渡圆弧的四通,并且组成该四通的四个弯管1的平面都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上述圆弧形的弯管为45度、60度或90度弯管。
在组成四通的每个弯管的另一端上还分别连接有接长直管或弯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四通内的四通道汇集处设置了过渡圆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四通时,当流体经过四通内的四通道汇集处进行分流时,由于过渡圆弧的作用流体不会产生突变转向,而是延四通体的内壁圆滑的流动而分开,因而流体的压力损失很小;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四通的四通道汇集处设置了过渡圆弧,因此当四通内的两股流体汇合时,流体通过圆滑的过渡圆弧的内壁合在一起,其对冲强度较小,三股液体不会产生相对猛烈的冲击,因此产生的紊流现象比直角四通小很多。所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能减少流体对冲强度、使流体压力损失较少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造价较低等优点。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四通,还能使管道的排列更加整齐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2时本实用新型在弯管上制作出平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有接长直管或弯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弯管,1.1-平面,1.2-过渡圆弧,2-接长直管或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四通道汇集处设有过渡圆弧的四通,包括弯管1,该四通由四个圆弧形的弯管1组成,其弯管1可按现有技术的方式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作(如图1所示),圆弧形的弯管1可直接采用现有的45度、60度或90度的弯管;制作时,在每个现有的弯管1的一端都制作出一个与该端的端口平面垂直的平面1.1,并且使该平面1.1与该端的端口平面垂直中心线重合(如图2所示),将每两个弯管1的平面1.1贴合在一起并通过焊接连接成一整体组成两个三通的结构(所组成的三通结构如图3所示),将该两个三通的端口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即可得到一个在四通道汇集处形成有过渡圆弧1.2的四通,并且使组成该四通的四个弯管1的平面1.1都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即成。根据使用的需要,可在组成四通的每个弯管1的另一端上分别连接一个接长直管或弯管2(如图4所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英特利智能控制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英特利智能控制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计时卡取卡器
- 下一篇:球铰式可调角传动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