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5490.0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良;徐海波;宋青华;陈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H02H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反接 保护 电路 开关 单元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充电控制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用于太阳能电池向蓄电池充电过程的全程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造成控制器输入端的蓄电池正、负极性反接,或者控制器输入端的太阳能电池正、负极性反接,或者两者的正、负极性同时反接,这样在充电过程中,会导致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进行反向充电事故的发生,造成的后果是,轻则损坏蓄电池,重则产生强烈的火花放电,严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会导致蓄电池过热发生爆炸,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都没有这方面的反接保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防反接保护电路甚为必要,故提供一种适用于这种太阳能充电控制防反接保护电路的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设置有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NPN型三极管Q3、NPN型三极管Q4和PNP型三极管Q5;
电阻R5的一端与蓄电池正极端B+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5正极、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VB1连接;
二极管D4的正极与太阳能电池负极S-连接,二极管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
二极管D3正极与PWM端连接,二极管D3负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
三极管Q3的射极与蓄电池负极输入端BGND连接;
三极管Q4的射极、三极管Q5的射极与信号输出端DRV1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型号为MMBT4401。
所述三极管Q4的型号为MMBT4401。
所述三极管Q5的型号为MMBT4403。
所述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4148。
所述二极管D4的型号为1N4148。
所述二极管D5的型号为1N414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设置有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NPN型三极管Q3、NPN型三极管Q4和PNP型三极管Q5;电阻R5的一端与蓄电池正极端B+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5正极、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VB1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太阳能电池负极S-连接,二极管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与PWM端连接,二极管D3负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射极与蓄电池负极输入端BGND连接;三极管Q4的射极、三极管Q5的射极与信号输出端DRV1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信号输出端DRV1输出驱动信号来控制充电回路的开关单元,当太阳能电池反接时,防止对蓄电池进行反向充电。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保护可靠。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设置有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NPN型三极管Q3、NPN型三极管Q4和PNP型三极管Q5。
电阻R5的一端与蓄电池正极端B+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5正极、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VB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5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量双向流动的电池充放电系统
- 下一篇:微机型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