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粉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4551.1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友晶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陈月华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粉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粉炉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以燃烧油的方式引燃煤粉,运行成本过高,而且,以油引燃煤粉对煤粉的助燃风的送风要求过高,若送风量小则会使煤粉无法充分燃烧,若送风量大,则会将炉内的炉火熄灭,因此,操控难度较大;第二、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上述的缺陷直接影响煤粉炉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炉,它体积小、结构简洁,生产成本较低,而且,它无须用油引燃煤粉,可大幅降低运行成本,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煤粉炉,包括外炉体,外炉体内安装中间炉体,中间炉体与外炉体之间构成冷却风腔;中间炉体内安装内炉体,内炉体位于中间炉体的后部,即内炉体与中间炉体部分重叠,中间炉体与内炉体之间安装数根煤粉管,任两根相邻煤粉管间构成一条二次风风道;内炉体内壁上设置高温区耐火砖层,中间炉体与内炉体非重叠部分的内壁上设置燃烧腔耐火砖层,燃烧腔耐火砖层或高温区耐火砖层上开设二次风出风口,二次风出风口与二次风风道相通;内炉体上开设一次风送风口,内炉体上安装高温区煤粉管,高温区煤粉管穿出外炉体外,高温区煤粉管内安装点火器;高温区耐火砖层围成高温腔,燃烧腔耐火砖层围成燃烧腔;煤粉管的出料口向内弯折,且位于高温腔内;二次风出风口与高温腔或燃烧腔相通,一次风送风口与高温腔相通;冷却风腔、二次风风道和一次风送风口均与风源相通,煤粉管和高温区煤粉管均与煤粉源相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中间炉体与外炉体之间安装数根支撑杆,中间炉体与外炉体通过支撑杆连接。外炉体的外周安装第三环形隔板,第三环形隔板、外炉体和中间炉体连接构成冷却风腔,外炉体的侧壁上开设冷却风进风口,冷却风进风口与冷却风腔相通。内炉体的一端位于中间炉体内,内炉体的另一端位于中间炉体外,内炉体的外周安装第二环形隔板,第二环形隔板位于中间炉体外,第二环形隔板、第三环形隔板、外炉体和内炉体连接构成二次风风腔,二次风风腔与二次风风道相通;外炉体的侧壁上开设二次风进口,二次风进口与二次风风腔相通。内炉体的外周安装第一环形隔板,第一环形隔板位于中间炉体外侧,第一环形隔板、第二环形隔板和外炉体连接构成煤粉腔,煤粉腔与煤粉管的进料端联通;外炉体的侧壁上开设供煤粉口,供煤粉口与煤粉腔相通。第一环形隔板、内炉体和外炉体构成一次风风腔,一次风风腔与一次风送风口相通;外炉体的侧壁上开设一次风进风口,一次风进风口与一次风风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炉体后部有一个温度恒定的高温区,高温区由不断喷入的煤粉燃烧维持其恒定的温度。高温区的温度始保持在煤粉的燃点以上,可确保喷入炉体内的煤粉充分燃烧,且对送风操控要求较低,操作更简便。另外,它的结构简洁,各送风和送煤粉环节互不重叠,层次分明,可大幅缩小煤粉炉的体积,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燃烧腔 2燃烧腔耐火砖层 3外炉体 4冷却风腔 5中间炉体 6煤粉管 7高温区耐火砖层 8冷却风进风口 9二次风进口 10供煤粉口 11一次风进风口 12一次风风腔 13高温区煤粉管 14点火器 15第一环形隔板 16煤粉腔 17第二环形隔板 18第三环形隔板 19高温腔 20支撑杆 21二次风风道 22内炉体 24一次风送风口 25二次风出风口 26二次风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友晶,未经张友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双旋流燃烧半预混式煤气燃烧器
- 下一篇:带激光灯的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