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端引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4462.7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伟;史桂飞;杨培旭;师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伟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252;H01G4/33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端 引出 金属化 薄膜 电容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四端引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二)、背景技术: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两端要喷涂上金属层,金属层覆盖整个电容器的端面,以便引出电极引脚,电极引脚焊接在金属层上。一般的四端引出电容是在电容体的每一端金属层上焊上两根电极引脚,然后封装。这样制做出的四端电容在外观上符合四个引出端的要求,但电容器每一端的两个电极引脚是通过金属层直接与电容器内部的电极连接的,即这两个电极引脚与电容器内部的同一个电极的同一个点连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端电容,这种四端电容的电气性能远不能达到用户的要求,而且,由于两个电极引脚是焊接在同一个金属层上的,如果有一根电极引脚出现问题(如电极引脚烧毁),会影响到另一根电极引脚。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气性能好、结构简单的四端引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四端引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含有电容体,电容体的两端喷涂有金属层体,电容体两端的金属层体分别与电容体内部的两个电极连接,电容体每一端的金属层体上焊接有两个电极引脚,电容体每一端的金属层体含有两块并列设置且相互分离的分金属层体,两块分金属层体与电容体内部的同一个电极的不同位置连接,两个电极引脚分别焊接在两块分金属层体上。
两块分金属层体分别覆盖在电容体一个端面的两边,两块分金属层体中间隔开一定距离。
电容体为圆柱形,或为扁圆柱形,或为方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体每一端的金属层体含有两块并列设置且相互分离的分金属层体,两块分金属层体与电容体内部的同一个电极的不同位置连接,两个电极引脚分别焊接在两块分金属层体上的,这样,两个电极引脚分别与电容器内部的同一个电极的不同点连接,保证了电容器的电气性能。而且,由于两个电极引脚是焊接在两块分金属层体上的,如果有一根电极引脚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另一根电极引脚。
2、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仅需把电容器每个端面的金属层体在中间断开即可,因此,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四端引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图中,四端引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含有电容体1,电容体1的两端喷涂有金属层体,电容体1两端的金属层体分别与电容体1内部的两个电极连接,电容体1每一端的金属层体上焊接有两个电极引脚4、5,电容体1每一端的金属层体含有两块并列设置且相互分离的分金属层体2、3,两块分金属层体2、3与电容体1内部的同一个电极的不同位置连接,两个电极引脚4、5分别焊接在两块分金属层体2、3上。
两块分金属层体2、3分别覆盖在电容体1一个端面的两边,两块分金属层体2、3中间隔开一定距离。如果电容体1的两个电极引脚4、5之间距离为5mm,则该隔开的距离为2mm,随着电极引脚4、5之间距离的加大可适当增加该隔开的距离,但最大不超过5mm。该隔开的距离一般为2 mm -5mm。
电容体1为扁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伟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伟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油柱塞泵
- 下一篇: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