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以太网环动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3856.0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蔡虎;鲁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8;H04B10/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以太网 数据 采集 传输 设备 | ||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具体是一种一体化以太网环动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环境动力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一般只能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或有线以太网的形式传输数据,在没有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以太网络的情况下,这类仪器的应用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通过短信的形式传送这些数据,带来了较长的时延。但在铁路通信网络中,光网络已沿线铺设,在光网络带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让光通信网络透传这些监测数据以提高其带宽利用率。目前比较成熟的光以太网络技术就是EPON(Etherne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它通过位于网络终端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和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缆终端设备),设备在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布网络)中以光的形式传输以太网数据。ONU可以做的比较小,从而能够做成单板的形式集成到其他设备单元中。一个OLT可以连接并管理多个ONU,故多个ONU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地点,分别上传各地的数据信息。但是目前这种光以太网络技术在环动数据采集及传输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充分利用现有光网络把环境和动力监测信号进行采集传输的问题,其灵活的集成结构为设备的配置、扩展、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以太网环动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其包括相互连接的环动监测数据采集子板和ONU子板,所述环动监测数据采集子板上设有若干探测器接线端子,ONU子板连接至OLT设备。环动监测数据采集子板和ONU子板之间通过RJ45接口用网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ONU单板和环境和动力监测数据采集子板集成在一起,它能够采集传感器监测到的环境和动力模拟量和开关量,并把它们转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然后由集成的ONU单板将这些数据通过光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也可以在多个地点使用此设备,然后都统一上传数据到一个监控中心,以供监控中心对多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告警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多个地点使用此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以太网环动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由两块子板组成,中间通过RJ45接口用网线连接,兼容直连或交叉连接方式。环动监测数据采集子板可以外连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水浸探测器、门磁探测器等探测设备,实时对它们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模拟量和开关量进行数据处理,变成远端可以识别的规则数据,然后打包成以太网数据帧送给ONU子板,ONU子板再将以太网数据帧按照EPON协议变成光信号,传送至远处的OLT,监控中心就可以从OLT上获取监测数据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操作。
也可以采用以上图2连接方式,在多个地点使用此设备,采集各个地点的环动监测数据,然后都集中上传到监控中心的OLT,再交给终端解析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视挂架
- 下一篇:一种免驱动自卸管道除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