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3691.7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迪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迪科 |
主分类号: | F16C35/12 | 分类号: | F16C3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内圈 直径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连接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轴承的作用主要是支撑,并且承担径向载荷;固定轴使轴承只能实现转动,并且控制轴承轴向和径向的移动;在某些情况下,轴承的尺寸与轴的尺寸相差较大,即轴承内圈的孔径大于轴的外径,从而给安装带来了不便。而若加大轴的直径来满足与轴承的配合则势必会造成轴制造成本较高,同时也造成了轴的体积较大和成本增加;而若减小轴承的尺寸与轴配合,则可能存在轴承的支承强度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具有安装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可保证轴承具有足够的支承强度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包括轴承、轴、一侧连接环和另一侧连接环,所述一侧连接环和另一侧连接环对应端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弧形插接片,在轴承和轴之间的间隙两侧分别插入一侧连接环和另一侧连接环的弧形插接片,所述一侧连接环和另一侧连接环的弧形插接片为交错连接形成所述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其中一侧连接环的弧形插接片与另一侧连接环的内侧缺口紧密配合,另一侧连接环的弧形插接片与一侧连接环的内侧缺口紧密配合。
所述的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一侧连接环和另一侧连接环对应端设置的弧形插接片分别为至少两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通过在不匹配的轴与轴承之间插入一侧连接环和另一侧连接环,并利用两个连接环的弧形插接片相互插接,使轴承与轴之间的间隙不影响传递径向载荷;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可保证轴承具有足够的支承强度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侧连接环和另一侧连接环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圈;2、滚动体;3、内圈;4、一侧连接环;5、另一侧连接环;6、轴;7、弧形插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附图1、2或3中所述的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包括轴承、轴6、一侧连接环4和另一侧连接环5,所述一侧连接环4和另一侧连接环5对应端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弧形插接片7,一侧连接环4和另一侧连接环5对应端设置的弧形插接片7分别为至少两片,在轴承和轴6之间的间隙两侧分别插入一侧连接环4和另一侧连接环5的弧形插接片7,所述一侧连接环4和另一侧连接环5的弧形插接片7为交错连接形成所述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其中一侧连接环4的弧形插接片7与另一侧连接环5的内侧缺口紧密配合,另一侧连接环5的弧形插接片7与一侧连接环4的内侧缺口紧密配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内圈与小直径轴的连接机构,在不匹配的轴与轴承之间插入一侧连接环4和另一侧连接环5,利用两连接环的弧形插接片7相互插接,使轴承内圈3与轴形成一体,且不影响外圈1与内圈3通过滚动体2传递转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迪科,未经张迪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动外涨式鼓式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