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纱机张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2085.3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昌;髙海文;魏倍倍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0 | 分类号: | D01H1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是用于并纱机的张力控制装置,属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并纱机是一种纺织企业常用设备,其作用是将棉、毛、绢、化纤等塔筒单纱与細紗管紗並成股紗。两根纱在合并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因张力不均而导致松紧不一致,使后道工序使用时产生小辫纱等不良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纺织产品的质量,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为防止纱线张力不匀的产生,通用的张力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依靠调整张力盘1上的配重片2来控制纱线3的张力。这种方法由于对单股纱分别控制张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难实现两股纱张力完全一致,因此,两股纱张力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并纱机张力不匀问题的并纱机张力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并纱机张力控制装置,构成中包括依次设置的张力盘、导纱嘴和切刀,其特别之处是:所述装置还设有合股纱张力调控架,所述合股纱张力调控架位于导纱嘴与切刀之间,合股纱张力调控架上设有导纱轮。
上述并纱机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合股纱张力调控架由底架和立架组成,所述导纱轮为三个,位于前、后的第一导纱轮、第三导纱轮安装在底架上,位于中间的第二导纱轮安装在立架上。
上述并纱机张力控制装置,所述立架与底架夹角α为45°,立架上设有第二导纱轮高度调节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并纱机张力控制不匀问题进行了改进,在原并纱机张力控制装置的张力盘和切刀之间,增设合股纱张力调控架,改进后在纺纱过程中,合股后的纱线经过张力调控架的三个导纱轮,再进入切刀,通过增加纱线通道的长度和弯曲度,控制合股纱线张力,使纱线张力不匀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本实用新型经使用观察表明,改善并纱机张力不匀效果明显,提高了成纱质量。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张力调控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改进前张力控制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 张力盘;2.配重片;3.纱线;4. 合股纱张力调控架,5.第一导纱轮,6.第三导纱轮,7.第二导纱轮,8.立架,9.底架,10.切刀,11.第二导纱轮高度调节孔,12.导纱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依次设置的张力盘1、导纱嘴2、合股纱张力调控架4和切刀10组成,其中,合股纱张力调控架4是为了弥补原装置的不足而增设的。合股纱张力调控架4固定在导纱嘴12与切刀10之间,它由底架9和立架8组成,立架与底架夹角α为45°。在底架上设有第一导纱轮5和第三导纱轮6,位于中间的第二导纱轮7安装在立架上,第二导纱轮7的安装高度可根据需要安装在不同高度的第二导纱轮高度调节孔11处。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两股纱线分别经张力盘1导出后在导纱嘴12合股,合股后的纱线依次由第一、第二、第三导纱轮绕过再进入切刀10。合股纱张力调控架4通过增加纱线通道的长度和弯曲度,控制合股纱线张力,使纱线张力不匀现象明显改善。通过调整第二导纱轮的高度位置可以调节合股纱线张力,第二导纱轮的位置越高,张力越大,反之张力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2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涤纶和丙纶电脑提花面料花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导电长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