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系统的布局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82024.7 | 申请日: | 2010-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5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系 布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的布局结构,属于循环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企业中,许多生产工段都需要循环水系统,对其设备、金属铸件等进行冷却处理,循环水系统一般包含三个部分:通常情况下,循环水系统的布置是将泵房、循环水池、冷却塔平行布置,即在泵房的一侧布置循环水池,在循环水池布置冷却塔,三个部分的连接是通过管线来完成的。循环水系统的布置的要求是尽量靠近其服务的对象,以缩短循环水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管线长度,以及减小水泵的扬程,达到节省基建投资和减少运行成本的目的。这样一来,在总图布置时,对场地的大小就有一定要求。然而在厂区占地面积较小时,以及改扩建的工程中,能有一个理想的场地布置循环水系统,尤其是在宽度方向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有时就需将循环水系统布置到距离服务对象很远的场地上,使得管线长度加长,泵的扬程增加,造成基建成本和运行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的布局结构。解决因场地问题无法按常规布置循环水系统用户,以保证用户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系统的布局结构,包括泵房、循环水池和冷却塔;循环水池设在用户附近,泵房设在循环水池一侧,冷却塔设在泵房一侧或泵房屋面。
前述循环水系统的布局结构中,所述循环水池的底部与泵房内的水泵入口管道连接,水泵出口与冷却塔入口管道连接,冷却塔出口经用户与循环水池管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循环水系统灵活的布置形式,解决了场地大小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使得循环水系统靠近主要服务对象,缩短的连接管线,也减小了水泵的扬程,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泵房,2-循环水池,3-冷却塔,4-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水系统的布局结构,包括泵房1、循环水池2和冷却塔3;循环水池2设在用户附近,泵房1设在循环水池2一侧,冷却塔3设在泵房1一侧或泵房1屋面。所述循环水池2的底部与泵房1内的水泵入口管道连接,水泵出口与冷却塔3入口管道连接,冷却塔3出口经用户与循环水池2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原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主要的宗旨是根据地形尽可能的将循环水池2建在离用户最近的位置,如果场地有限也可以将循环水池2建在地下。泵房2建在循环水池2一侧,如果循环水池2建在地下,泵房2可以建在循环水池2上面的盖板上,冷却塔3建在泵房一侧或顶部。泵房1、循环水池2和冷却塔3尽可能的集中设置减小管道4的长度,节约运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2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避光输液管
- 下一篇:一种三轮汽车暖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