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绞盘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7887.5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郑鸣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赤马绞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2 | 分类号: | B66D1/22;B66D1/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张鸿飞 |
地址: | 31515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绞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盘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电动绞盘。
背景技术
电动绞盘主要用于越野汽车、农用汽车、游艇以及其他特别车辆,是车辆、船舶等的自我保护及牵引装置。在需要牵引作业、进行救援包括野外自救等情况时,电动绞盘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的电动绞盘一般包括电机、传动杆、卷扬筒、减速装置和刹车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刹车装置的稳定性逐渐变差,事故隐患较大。所述刹车装置用于锁住卷扬筒,阻止卷扬筒转动,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相关操作,同时必须保证使用者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刹车稳定性好的电动绞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绞盘,它包括电机、减速装置和卷扬筒,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蜗杆、蜗轮和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第一圆锥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第二圆锥齿轮安装在蜗杆,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啮合构成圆锥齿轮传动机构;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的导程角小于蜗杆蜗轮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蜗轮所在轴的输出端与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卷扬筒的输入端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因为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蜗杆、蜗轮和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第一圆锥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第二圆锥齿轮安装在蜗杆,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啮合构成圆锥齿轮传动机构;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的导程角小于蜗杆蜗轮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蜗轮所在轴的输出端与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卷扬筒的输入端连接,上述结构即在减速装置内设置圆锥齿轮传动机构、蜗杆传动机构以及行星轮系传动机构,而蜗杆传动机构具有稳定可靠的自锁特性、运行噪音小、传动功率大、传动比大,所以上述减速装置既能够达到减速输出目的,又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刹车功能,并且结构紧凑、尺寸小,相比现有技术,传动杆和刹车装置都省略了。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刹车稳定性好的优点。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和第二圆锥齿轮两轴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蜗杆与蜗轮两轴之间的夹角亦为直角,这样加工、装配、调试均简单,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蜗轮所在轴的输出端为设有第一直齿圆柱齿轮的一端;所述行星轮系传动机构包括设有第二直齿圆柱齿轮和第三直齿圆柱齿轮的输入轴、行星架、轴心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行星轮、太阳轮,第三直齿圆柱齿轮与三个行星轮啮合,太阳轮固定不动,行星架为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出结构,所述输入轴的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蜗轮所在轴的输出端与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是指第一直齿圆柱齿轮与第二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所述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卷扬筒的输入端连接是指行星架与卷扬筒的输入端同步连接,这样的行星轮系传动机构其承载能力更高、传动更加稳定,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性能的提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装置设有用于拨动第一直齿圆柱齿轮沿蜗轮所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离合拨杆,这样能够提供离合的功能,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绞盘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绞盘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绞盘的的带电机的减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电机,2、卷扬筒,3、第一圆锥齿轮,4、第二圆锥齿轮,5、蜗杆,6、蜗轮,7、第一直齿圆柱齿轮,8、第二直齿圆柱齿轮,9、输入轴,10、行星架,11、行星轮,12、太阳轮,13、离合拨杆,14、支架,1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电动绞盘,它包括电机1、减速装置和卷扬筒2,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第一圆锥齿轮3、第二圆锥齿轮4、蜗杆5、蜗轮6和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第一圆锥齿轮3安装在电机1的输出轴,第二圆锥齿轮4安装在蜗杆5,第一圆锥齿轮3与第二圆锥齿轮4啮合构成圆锥齿轮传动机构;蜗杆5与蜗轮6啮合,蜗杆5的导程角小于蜗杆5蜗轮6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蜗轮6所在轴的输出端与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卷扬筒2的输入端连接。具体结构如图1或2或3所示,为示图清楚,图2去掉了一个盖子。
所述第一圆锥齿轮3和第二圆锥齿轮4两轴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蜗杆5与蜗轮6两轴之间的夹角亦为直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赤马绞盘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赤马绞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