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良好的无极灯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7763.7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升和;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高和光电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6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良好 无极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极灯,特别涉及具有散热系统的无极灯。
背景技术
无极荧光灯是通过电磁场激发荧光灯发光的最新光源,其优点是:节能、长寿;目前,市场上的无极灯有两种,即外耦合灯和内耦合灯,外耦合灯功率最大能做到300-400W,但体积做不小,配用的灯具和配光曲线难以做好;内耦合灯的体积能做小,但受限于耦合腔温度太高,易超过磁芯的居里点,温度一旦超过居里点,磁芯会失磁,无极灯就会熄灭,由于上述问题的局限,使得内耦合灯的功率做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良好的无极灯灯具,使内耦合灯的功率能够达到300-400W,其磁芯管的工作温度可保持在居里点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散热良好的无极灯灯具,包括发光管,所述发光管设置在反射罩内,反射罩连接在灯壳上,发光管内设有磁芯管,磁芯管外绕装有耦合线圈;所述磁芯管内插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为进气口,导热管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从发光管两端伸出发光管外。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来自耦合线圈和磁芯管的热量传递给导热管,一方面可通过导热管直接向外散热,另一方面可加热导热管内的空气,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被加热后从出气口离开,可带走热量,上述传导散热和对流散热共同作用,可使磁芯管的温度保持在居里点以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紧凑,由于散热良好,可将内耦合灯的功率提升到300-400W,该装置特别适用于道路、隧道、广场及高大厂房的照明。
为进一步保证对流散热的效果,所述进气口位置低于出气口位置。磁性管内的空气被加热后,密度降低并上升再从出气口离开,冷的空气从进气口不断补充进入磁芯管,其自然对流效果好。
为防止灰尘、飞虫进入反射罩内,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伸出反射罩外。
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在导热管伸出发光管外的部分和灯壳之间经导热带相连。该技术方案使得灯壳也成为散热器件,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如灯壳由热的良导体材料制成,则散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热管,2磁芯管,3耦合线圈,4反射罩,5发光管,6灯壳,7、11导热带,8出气口,9玻璃透光板,10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散热良好的无极灯灯具,该灯具为路灯,其结构包括发光管5,发光管5设置在反射罩4内,反射罩4连接在灯壳6上,发光管5内设有磁芯管2,磁芯管2外绕装有耦合线圈3;磁芯管2内插入有导热管1,导热管1的一端为进气口10,导热管1另一端为出气口8,进气口10和出气口8从发光管5两端伸出发光管5外,灯壳6下侧还设有玻璃透光板9,导热管1两端向下折弯并伸出玻璃透光板9外,进气口10位置低于出气口8位置;导热管1伸出发光管5外的部分和灯壳6之间经导热带7、11相连。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又一种散热良好的无极灯灯具,该灯具为聚光灯,其结构包括发光管5,发光管5设置在反射罩4内,反射罩4连接在灯壳6上,发光管5内设有磁芯管2,磁芯管2外绕装有耦合线圈3;磁芯管2内插入有导热管1,导热管1的一端为进气口10,导热管1另一端为出气口8,进气口10和出气口8从发光管5两端伸出发光管5外,导热管1直立设置,进气口10在下端,出气口8在上端;反射罩4呈锥形设置在发光管5外。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第三种散热良好的无极灯灯具,该灯具为投光灯,其结构包括发光管5,发光管5设置在反射罩4内,反射罩4连接在灯壳6上,发光管5内设有磁芯管2,磁芯管2外绕装有耦合线圈3;磁芯管2内插入有导热管1,导热管1的一端为进气口10,导热管1另一端为出气口8,进气口10和出气口8从发光管5两端伸出并延伸至灯壳6外。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落入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高和光电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高邮高和光电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