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胶囊内窥镜的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7652.6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飞;吴永强;王凯峰;孙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意法(北京)半导体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A61B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唐文静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胶囊 内窥镜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捕获设备以及胶囊内窥镜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可以利用内窥镜进行对活体对象(如人类)的内窥镜检查或者内部检查,该内窥镜插入到身体开口(例如嘴或者肛门)中并且允许医生查看经由开口可访问的体腔(例如食道、胃部、大肠或者小肠)内部。对肠胃管道(“GI管道”)的检查例如包括将内窥镜插入到嘴中,沿着食道下去,进入胃部和/或小肠中。类似地,对大肠的检查(例如大肠镜检查)例如包括经过肛门将内窥镜插入到大肠中。
遗憾的是,这样的手术对于对象而言可能具有入侵性且令人不适,并且可能需要全面麻醉。另外,这样的手术可能需要无菌内窥镜检查设备和无菌环境。因而一般在医院类环境中进行内窥镜检查手术,这可能增加这样的手术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用于在胶囊内窥镜中使用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图像轴的图像捕获设备,和可操作用以指示图像轴的取向的陀螺仪。
一种胶囊内窥镜检查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成像胶囊和外部单元。成像胶囊可以包括图像捕获设备和陀螺仪,该图像捕获设备具有图像轴,该陀螺仪可操作用以指示图像轴的取向。外部单元可以包括可操作用以指示对象的取向的陀螺仪以及可由对象佩戴并且可操作用以对准陀螺仪与对象的轴的挽带。成像胶囊可以向外部单元发送图像以供处理和显示,并且外部单元可以计算图像轴相对于身体的取向。
例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成像胶囊可以被摄入并且对对象的肠胃系统进行成像,并且外部单元可以确定成像胶囊的图像轴相对于对象身体的取向。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捕获设备,包括:图像轴和可操作用以指示图像轴的取向的陀螺仪。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捕获设备还包括:外壳;以及其中所述图像捕获设备和陀螺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可被摄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可被摄入并且穿过对象的肠胃管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捕获设备用以捕获所述肠胃管道内的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为透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图像轴的取向指示的无线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模块用以向外部单元发送所述图像轴的所述取向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捕获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光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源用以在图像捕获期间进行照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捕获设备包括像素阵列和透镜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陀螺仪和图像捕获设备设置于单个集成电路管芯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捕获设备还包括电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陀螺仪,用以指示对象的取向;以及挽带,由对象佩戴并且用以维持所述陀螺仪与所述对象的对准。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以接收图像轴的取向指示的无线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模块还用以从位于人类对象的肠胃管道内的成像装置接收所述图像轴的取向的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陀螺仪和无线模块设置于单个集成电路管芯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以比较指示的所述对象的取向与指示的所述图像轴的取向的处理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器还用以确定所述图像轴相对于佩戴者的参考框的取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第一装置包括:外壳;图像捕获设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具有图像轴;以及第一陀螺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用以指示所述图像轴的取向。第二装置包括:陀螺仪,用以指示对象的取向;以及挽带,由对象佩戴并且用以对准所述陀螺仪与所述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可被摄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可被摄入并且穿过对象的肠胃管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捕获设备用以捕获所述肠胃管道内的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为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意法(北京)半导体研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世意法(北京)半导体研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芯装配机铜头接放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陶瓷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