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型滤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5176.4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8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葵生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31/06;A45F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市福兴经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型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性能好的运动型滤茶杯。
背景技术:
现有滤茶的用具很多,为旅行者或外出运动者提供的滤茶杯,却少之又少。专利公报CN201178906Y,公开的一种名为滤茶杯,不失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其包括有杯体和杯盖,杯体中设有滤茶隔斗,其中杯体内壁设有卡环,滤茶隔斗周边设有至少两个与卡环相配合的弹性卡部,藉此将滤茶隔斗可靠定位在杯中,防止饮用时滤茶隔斗从杯中掉出。该滤茶隔斗是嵌入在杯口下沿,离杯口有一小段距离,以保证饮用时,茶叶不碰到嘴唇。但该滤茶杯也存在设计的缺陷,给清洁带来不便,而且饮用者无法直接看到杯中的茶水。如何提供一种更佳合理的滤茶杯,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滤斗分别与杯体和杯盖通过螺纹配合,可相互旋接和分离的运动型滤茶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运动型滤茶杯,包括杯体、杯盖和一带滤孔的滤斗,其特征是滤斗腰部具有一外包的裙边,该裙边设有与杯体上沿外螺口配合的内螺纹,两者通过螺纹旋接密封;滤斗下半段能套入杯体中,其腰部以上为外螺纹段,杯盖能旋固在该滤斗外螺纹段上,构成密封旋接结构。三者通过螺纹配合形成一整体,而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又可分开操作;打开杯盖可往滤斗中装茶叶等,饮用时,滤斗与杯盖一体旋起,利用杯体饮用,能直接看到茶水,又看不到茶渣。
所述杯盖上的口径与滤斗腰部裙边的口径相同,且具有同样的内螺纹结构,杯盖能直接旋接在杯体上沿外螺口上,形成密封旋接结构,提供两种组合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采用滤斗与杯盖、滤斗与杯体两两组合结构,不但给装茶叶,或者更换茶叶和清洁,带来便利,而且饮用时,茶水直观可见,没有茶渣的视觉干扰;三者通过螺纹旋接,形成密封结构,满足户外运动携带之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运动型滤茶杯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运动型滤茶杯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运动型滤茶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
1-杯体 11-外螺口 2-杯盖
3-滤斗 31-滤孔 32-裙边
33-外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运动型滤茶杯,包括杯体1、杯盖2和滤斗3,滤斗3的底部开设有滤孔31,三者均可由塑胶成型;滤斗3腰部具有一外包的裙边32,该裙边32设有与杯体1上沿外螺口11配合的内螺纹,两者通过螺纹旋接密封;滤斗3腰部以上为外螺纹段33,杯盖2能旋固在该滤斗3外螺纹段33上,构成密封旋接结构。设计时,可将杯盖2上的口径与滤斗3腰部裙边32的口径相同,且具有同样的内螺纹结构,使得杯盖2能直接旋接在杯体1上沿外螺口11上,形成密封旋接结构。所述滤斗3的下半段能套入杯体1中,可浸入杯体1中的液面,以使杯体1正立时,茶叶也能获得浸泡。杯盖2、滤斗3与杯体1间的旋接,均采用密封,使得杯体1横放或者倒立,均不会漏水,适合放置在运动包等容器中,方便外出旅行运动之需,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
参照图3,运动型滤茶杯的使用状态,饮用时,将旋接在一起的杯盖2和滤斗3,沿着滤斗3与杯体1的旋接部旋开,取下杯盖2和滤斗3,倒立放置在桌面,滤斗3悬空朝上,不接触桌面;泡茶时,当杯体1中的水量不足,难以浸泡到滤斗3底部,也可将旋紧杯盖2的杯体1倒立,放置几分钟,再反转使杯体1正立,以免茶叶过久浸泡,以此控制茶水浓淡程度。既是滤茶杯,也可作为泡茶用具,提供多用途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葵生,未经陈葵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5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