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样品观察的茶叶装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760.6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荣 |
主分类号: | B65D25/54 | 分类号: | B65D25/54;B65D25/20;B65D51/28;B65D7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样品 观察 茶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样品观察的茶叶装储装置,尤其是茶叶筒。适用于茶厂、商场及茶叶流通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的包装在生产地的厂家是以大包装运输到各商场(店),再由商场(店),装在较大的容器中,敞开面向消费者,使消费者能直观茶叶的真实品相,以体现物与价的等值交换。然而,茶叶要保鲜必需严格密封,长年非封闭、时常敞开,不仅不卫生,更会使茶叶色、香、味发生巨大变化,严重降低了茶叶原有的品质。据悉,无法在生产场地或商场(店)先行包装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不知道包装好的茶叶是否真与商家所说。而为了保鲜,传统的茶叶筒都是内用锡纸将茶封紧的,再盖上外盖,消费者对筒内紧封的茶叶品质无法知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样品观察的茶叶装储装置,尤其是茶叶筒。通过在包装体上开一个洞开口,并在其上设置透明的样品盒,将所装茶叶样品直接展示给消费者看,样品盒边印有:“内装茶叶与样品一致”的信誉标识。实现不用拆包验看,顾客也会放心选购。改变传统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中的包装方法,可以在生产场地或商场(店),事先根据需要,一次性包装、封盖,保障茶叶的原有品质。
实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在茶叶主筒体的适当位置开一个洞开口,将放好样品茶的透明样品盒安装在洞开的观察口,由封闭片粘上主筒体的内壁,固定样品盒,顾客即可看到所选茶叶的样品。
上述透明样品盒是独立封闭的,与筒中的卖品茶叶是完全分隔,不相互影响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有样品观察的茶叶装储装置主筒体(去掉上盖后)的主视图;
图3是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放大后的样品盒主视图;
图5是放大后的样品盒全剖视视。
图中:1-主筒体;2-洞开口,3-样品盒,4-筒盖止盖沿,5-筒盖,6-样品盒前罩,7-储样腔,8-封闭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适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样品观察的茶叶装储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它包括:主筒体1,洞开口2,样品盒3,筒盖止盖沿4,筒盖5,样品盒前罩6,储样腔7,封闭片8。图中筒盖止盖沿4是在筒体上表面设置一小凸沿,盖子按到此处即被顶档住,作用是控制上盖盖到设计的深度,实际中也可省略此筒盖止盖沿4。在主筒体1适当位置设一洞开口2,供样品盒3安置其中。样品盒前罩6如放大图图5和图2的椭圆虚线所示,四周带有小边沿、保证从筒内置入洞开口2时不会从中滑出来。样品盒前罩6凹成储样腔7,与封闭片8共同构成样品盒3。样品茶放入储样腔7内,对准安装在用于观察的洞开口2,再用封闭片8粘贴在茶叶筒的内壁,便封闭了储样腔7,完成上述程序,再在主筒体1内装入卖品茶。这样,样品完全与筒内卖品茶分离。封闭片8可以是硬板或铁皮等材料做成,而样品盒前罩6采用透明材料制造,易于消费者观察到放在样品盒中的样品茶,实现了供顾客观察样品茶的目的。本方案不仅适用于金属包装筒(盒),还可用于纸质包装筒(箱)。同时,在筒内还放入包括茶叶产地、等级、饮用方法等内容的产品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样品观察的茶叶装储装置,通过在包装体上设置透明的样品盒,将所装茶叶直接展示给顾客看,这就解决了茶叶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宜一次性包装的困惑,避免了商场(店)甚至敞开买卖茶叶的不科学做法。消费者通过透明的样品盒可以观察、知晓、选择自己喜欢和认同的茶叶,为消费者提高了甄选和购买的空间。同时也促进茶叶市场的交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可以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还可做出其他的变形或改进。例如:将样品盒独立制作后,钉挂或粘贴在包装外表面,或采用对包装体进行变形形成凹腔,再将样品茶放入后贴上透明体等,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荣,未经刘华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