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吸热水饼式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3630.2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同和 |
主分类号: | F24B9/00 | 分类号: | F24B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 水饼式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炉,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火力旺、升温快、造价低、结构简单、热转换率高的内吸热水饼式采暖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以水作为取暖介质的暖气炉,由炉体和其上的吸热盘构成,该炉体和吸热盘是水套式结构,即炉体和吸热盘是双层的且相互连通。水从炉体上的进水口进入炉体双层空间中,被炉内燃烧的煤加热,然后由吸热盘外侧的出水口流出,经管道进入采暖器中。这种双层水套式结构供暖炉,由于大部分热量从烟道系统排出,因此热转换率低,采暖面积小,且不能供作其它用途,功能单一。
为此,本创作人设计出CN.01229937.5号“带吸热水胆的多功能暖气炉”新型专利,该专利由下部炉体与上部吸热盘组成,吸热盘内设有平行放置的上、下两层吸热水胆,该上、下两层吸热水胆中部具有圆形通孔,相互之间用空心连通管连通,下层吸热水胆中部通孔与炉盘火口相对。该下层吸热水胆通过空心连通管与炉盘水套底部连通,而上层吸热水胆通过空心连通管又与吸热盘水套上端连通。
上述专利与现有的以水作为取暖介质的暖气炉相比,虽然可提高热转换率,但是该专利炉体内的煤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只能从篦子底部的炉灰口流入的空气中获取氧,故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常常产生滚滚浓烟,这样,既污染大气,又浪费能源,其热转换率需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吸热水饼式采暖炉,其具有节能环保、火力旺、升温快、造价低、结构简单、热转换率高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吸热水饼式采暖炉,包括方型双层水套式炉体,该炉体顶部设有排烟通道,其特征在于,该炉体为立式方型水套式炉体,该炉体内部由上而下设有多层相互间保持间隔的吸热水饼,每层吸热水饼均和该炉体外围双层水套连通,该炉体上方设有暖气热水出口,下方设有暖气回水口,该炉体内正面底部设有接灰室,该接灰室上方安装有炉篦,该炉篦上方是燃煤室,该燃煤室前方设有火口和火口门,该燃煤室内部两侧均开有进风孔并用铁皮在该进风孔上部与两侧保持一定间隙,而将该进风孔罩住,该火口上方的炉体设有清烟口,该清烟口外设有清烟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节能环保、火力旺、升温快、造价低、结构简单、热转换率高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内吸热水饼式采暖炉,包括方型双层水套式炉体,该炉体顶部设有排烟通道1,其特征在于,该炉体为立式方型水套式炉体,该炉体顶部设有热水器17其上方一侧设有热水出口16,该热水器17下侧设有冷水入口2,该热水器17底部是隔离板3;该炉体内部由上而下设有多层相互间保持间隔的吸热水饼10,该多层吸热水饼10上下相邻两层吸热水饼之间设有上下交错的空间19、21,每层吸热水饼10均和该炉体外围双层水套20空心连通,该炉体上方设有暖气热水出口18,下方设有暖气回水口26,该炉体内正面底部设有接灰室28,同时设有除灰口14和除灰门15,该接灰室28上方安装有炉篦27,该炉篦27上方是燃煤室11,该燃煤室11前方设有火口12和火口门13,该燃煤室11上方,在上下平行的多层吸热水饼10之间的两侧设有交错空间7、23,该燃煤室11内部两侧均开有进风孔25并使铁皮24在该进风孔25上部与两侧保持一定间隙,而将该进风孔25罩住,该火口12上方的炉体设有清烟口8、5,该清烟口8、5外设有清烟门9、6,炉体外部设有水温计接口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同和,未经陈同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