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碳纤维的预氧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72103.X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2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祥;李东升;毛毅兴;李燕生;赵建国;翟磊;李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碳纤维 氧化 | ||
1.一种生产碳纤维的预氧化炉,它是由炉体(14)和纤维通道(8)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14)的两水平端有纤维通道(8),炉体(14)内有入口气封腔(1)、出口气封腔(7)和反应腔(6),反应腔(6)位于入口气封腔(1)和出口气封腔(7)之间,反应腔(6)上方有送风缓冲腔(5),反应腔(6)与送风缓冲腔(5)之间有多孔板(13),送风缓冲腔(5)之上有送风腔(4),送风缓冲腔(5)与送风腔(4)之间有多孔板(13),反应腔(6)下方有排风缓冲腔(9),反应腔(6)与排风缓冲腔(9)之间有多孔板(13),排风缓冲腔(9)之下有排风腔(10),排风缓冲腔(9)与排风腔(10)之间有多孔板(13),在炉体(14)顶部有送风主管道(2)和送风支管(3),送风主管道(2)与送风支管(3)连接,送风支管(3)与送风腔(4),入口气封腔(1)和出口气封(7)腔分别连接,在炉体(14)底部有排风主管道(12)和排风支管(11),排风主管道(12)与排风支管(11)连接,排风支管(11)分别与排风腔(10),入口气封腔(1)和出口气封腔(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纤维的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板(13)有通风孔(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碳纤维的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的开孔率为20-40%,直径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21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条机车头车尾带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镀液的冷却与蒸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