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圆柱壳结构试验中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2068.1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圆柱 结构 试验 中的 不均匀 沉降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圆柱壳结构试验中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薄壁圆柱壳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各类壳体结构,如储罐、筒仓、塔桅、烟囱以及管道等。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大型圆柱壳容易产生各种变形,其中壳周不均匀沉降对壳体稳定最为不利。非均匀应力状态下薄壁圆柱壳的屈曲是当前国际上壳体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大多针对非均匀荷载条件,对非均匀支承问题的研究较少。目前,对于不均匀沉降下薄壁圆柱壳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但是,数值方法很难准确考虑对薄壁圆柱壳屈曲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如初始缺陷、残余应力、储存介质的刚度以及材料的应变硬化等。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只能通过试验研究或者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察,但是,目前尚未有进行薄壁圆柱壳结构试验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装置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壁圆柱壳结构试验中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薄壁圆柱壳结构试验中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装置,它包括:圆形底板、刚性平台和若干个(比如32个)沉降传递装置,沉降传递装置沿圆周均匀固定在圆形底板和刚性平台之间;其中,所述沉降传递装置包括长方体钢条块、上螺杆、正反螺纹可调套筒、下螺杆、磁性表座和百分表。长方体钢条块点焊在圆形底板的下表面,上螺杆和下螺杆分别旋入正反螺纹可调套筒的两端,上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长方体钢条块上,下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刚性平台上,磁性表座固定在刚性平台上,磁性表座通过支撑架支撑百分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薄壁圆柱壳结构试验中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装置,调节正反螺纹套筒可以灵活模拟各种谐波沉降和局部沉降,可以将实际不均匀沉降传递给薄壁圆柱壳模型,从而得到真实的壳体变形,可以直观了解薄壁圆柱壳在不均匀沉降下的失稳模态与破坏机理,为立式钢储罐、平底钢筒仓等结构的经济合理设计提供依据,并为相关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可以假定制作的薄壁圆柱壳没有初始应力,只有很小的几何初始缺陷,适用于薄壁圆柱壳的试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详图;
图3是图1的平面图;
图中:1、圆形底板,2、薄壁圆柱壳模型,3、长方体钢条块,4、螺母,5、上螺杆,6、正反螺纹可调套筒,7、下螺杆,8、螺栓,9、刚性平台,10、磁性表座,11、百分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薄壁圆柱壳结构试验中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装置包括:圆形底板1、刚性平台9和若干个沉降传递装置,沉降传递装置沿圆周均匀固定在圆形底板1和刚性平台9之间。沉降传递装置包括长方体钢条块3、上螺杆5、正反螺纹可调套筒6、下螺杆7、磁性表座10、百分表11。长方体钢条块3点焊在圆形底板1的下表面,上螺杆5和下螺杆7的一端分别旋入正反螺纹可调套筒6,上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长方体钢条块3上,下螺杆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8固定在刚性平台9上,磁性表座10固定在刚性平台9上,磁性表座10通过支撑架支撑百分表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薄壁圆柱壳模型2通过玻璃胶粘在圆形底板1上。
2、调节支撑架,使得所有百分表11对准薄壁圆柱壳模型2的圆周底部。
3、调节正反螺纹可调套筒6,产生沉降位移,该位移可以通过长方体钢条块3传递给圆形底板1,最后传递给薄壁圆柱壳模型2。
4、百分表11测出薄壁圆柱壳模型2周边沉降位移的大小。
圆形底板采用厚度较薄(如2mm)但强度高、延性好的钢板,保证圆形底板容易变形而且不易破损;刚性平台需具有足够刚度(可采用25mm厚的钢板)。
由于刚性平台9刚度非常大,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变形,确保了不均匀沉降传递的可行性,也保证了百分表11测得位移的准确性,因此百分表11所得到的位移数据就是薄壁圆柱壳模型周边沉降位移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2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量精确的粉粒体计量机
- 下一篇:一种空冷器管箱密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