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稳固的可拆式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2002.2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9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胜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88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稳固 可拆式 一次性 监护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心电监护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心电监护电极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生物医用传感器,在欧盟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凡是配备有心电监护系统的医疗机构,现已全面使用心电监护电极。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迅速发展,不仅在大、中城市的医院具有心电图机﹑中心监护和Holter监护仪(动态心电监护),而且在地、县、职工医院等中心医院也配备有心电监护系统,并且Holter监护仪(动态心电监护)已开始步入家庭医疗保健,所以对心电监护电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一种使用方便,治疗成本相对低的心电监护电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连接牢固,降低治疗成本的连接稳固的可拆式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稳固的可拆式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包括电极和导联线,所述的电极由电极片、通过电线与电极片电连接的电极插头端子组成,所述的导联线的一端设有集成插头,另一端设有集成座,所述的集成座上设有至少一根接插端子,接插端子上设有可插入电极插头端子中的接线柱,所述的接线柱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中部向外凸起的弹片。
所述的弹片沿接线柱的轴向设置,弹片的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
所述的若干个弹片均布在接线柱的外侧壁上。
所述的集成座上的接插端子为十个。
由于采用的上述的结构,接线柱插入电极插头端子中后,弹片的中部可被压缩,弹片顶在电极插头端子的插孔内面,这样可起到稳固作用,防止接线柱从电极插头端子松脱出来。使用时将集成插头插在心电监护设备上,将各个接插端子的接线柱插入相对应的各个电极的电极插头端子中,即可作心电监护使用。更换电极时只需将电极插头端子从接线柱上拔出。电极可作一次性使用,导联线可重复使用,接插端子的接线长度可设置较长,这样电极的电线可设置较短,电极的成本即可降低,可大大降低治疗成本。本实用新型更换方便,连接牢固,广泛适用于急诊心电监护、重症心电监护、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平板运动试验所用的心电监护设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稳固的可拆式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稳固的可拆式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包括电极1和导联线2。所述的电极1由电极片11、通过电线与电极片11电连接的电极插头端子12组成。所述的导联线2的一端设有集成插头21,另一端设有集成座22,所述的集成座22上设有至少一根接插端子23,接插端子23通过连接线与集成座22连接,图中所述的集成座22上的接插端子23为十个。所述的接插端子23上设有接线柱24,接线柱24可插入电极插头端子12中。所述的接线柱24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弹片25,所述的若干个弹片25均布在接线柱24的外侧壁上,所述的弹片25沿接线柱24的轴向设置,弹片25的两端固定在接线柱24上,中部向外凸起。接线柱24插入电极插头端子12中后,弹片25的中部可被压缩,弹片25顶在电极插头端子12的插孔内面,这样可起到稳固作用,防止接线柱24从电极插头端子12松脱出来。使用时将集成插头21插在心电监护设备上,将各个接插端子23的接线柱24插入相对应的各个电极的电极插头端子12中,即可作心电监护使用。更换电极时只需将电极插头端子12从接线柱24上拔出。电极1可作一次性使用,导联线2可重复使用,接插端子23的接线长度可设置较长,这样电极1的电线可设置较短,电极的成本即可降低,可大大降低治疗成本。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胜,未经黄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2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