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杆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1200.7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潘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福泰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V17/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亮度、大区域照度的高杆LED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港口、码头、施工场所等需高亮度、大区域照明场合的高杆灯具。
背景技术
在港口、码头、体育场馆、机场、货场、施工工地等场合,需要使用具有强照明能力的灯具。目前的高杆灯一般指15米以上钢制柱型灯杆和大功率组合式灯架构成的新型照明装置。它由灯头、内部灯具电气、杆体及基础部分组成。内部灯具多由泛光灯和投光灯组成,光源大都采用功率为400W以上的高压钠灯,照明半径达60米。但该种照明灯具最大的问题是能耗大。
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LED光源被普遍采用到上述场合中来,为确保照度要求,需采用若干LED光源组成一个面光源来进行照明,缺陷很显然:一是照明灯具的体积大,安装难度大,尤其在高空存在诸多的安全性问题;二是配光难度大,其有效照明半径难以保证。目前LED集成光源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应用该新产品最大的障碍是使用过程中没有高效的热沉方案。
本申请人于2010.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一份名称为“一种高杆灯灯头”的专利申请,并于2010.10.6公告授权。它提供了一种灯体为扁圆柱形、具有多个灯头,且照明区域大致为圆形的高杆灯。但有些作业场合需要照明区域的长度更大,而宽度要求不大,比如港口、码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照明投射区域大致为椭圆形,且散热效果好的高杆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LED光源和驱动电源,还包括由型材截断制成且具有散热翅的灯体、灯头、以及设置在灯头内的反光罩;所述灯体截面上两侧为具有凸出弧线的鼓形,鼓形截面的灯体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灯头的梯形凹槽,所述散热翅设在所述灯体的两侧以及顶部;所述灯头的顶端接触所述梯形凹槽的顶面。
所述灯头至少设有两个。
还包括由内助散热器,所述内助散热器的截面呈伞形,下部具有多个散热翅,顶部具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凹槽顶面的平面。
所述内助散热器的端部呈弧形,与所述灯头侧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保持接触。
所述灯头的轴向剖面形状呈与所述梯形凹槽适配的梯形;所述梯形凹槽下缘的两侧分别具有向内的翻边,用于承托所述灯头的下缘。
本实用新型的高杆灯灯体的整体轮廓呈长方体形,灯头并列设置,这样使得照明的区域呈椭圆形,适合港口、铁路货场等需要大区域照明区域的场合。为提高热沉效果,灯体的三面均设置散热翅,灯头的顶面与灯体内凹槽的顶面相接触,形成“热接触”效果;并且在灯头与灯头之间、最外侧灯头的外侧分别设置内助散热器,加强灯头之间的散热。由于高杆灯长期悬挂在较高位置,承受风吹雨打,为增加连接可靠性,还可以将灯头通过抽拉槽(即凹槽两侧的翻边)“嵌合”在灯体中,再加紧固件,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中1是灯体,2是反光罩,3是LED光源,4是驱动电源固定卡,5是驱动电源,6是连接螺栓,7是连接槽,8是内助散热器,9是梯形凹槽,10是灯头,11是灯头顶端,12是内助散热器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LED光源3和驱动电源5,还包括由型材截断制成且具有散热翅的灯体1、灯头10、以及设置在灯头内的反光罩2;在灯体1顶部的若干散热翅中设有连接槽7,用于设置连接螺栓6,进而可以通过驱动电源固定卡4将驱动电源5连接在灯体1的顶部。
所述灯体1截面上两侧为具有凸出弧线的鼓形,鼓形截面的灯体1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灯头10的梯形凹槽9,所述散热翅设在所述灯体1的两侧以及顶部;所述灯头10的(灯头)顶端11接触所述梯形凹槽9的顶面。
所述灯头10至少设有两个。
还包括由内助散热器8,所述内助散热器8的截面呈伞形,下部具有多个短小的散热翅,顶部具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凹槽9顶面的平面。
所述内助散热器8的(内助散热器)端部12呈弧形,与所述灯头1顶端11的侧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保持接触。以增加热传导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3、4所示,所述灯头10的轴向剖面形状呈与所述梯形凹槽9适配的梯形;所述梯形凹槽9下缘的两侧分别具有向内的翻边,用于承托所述灯头10的下缘。这样,灯头10可以很可靠地连接在灯体1的中梯形凹槽9,即便出现震动、晃动也没有掉落的隐患。此外梯形凹槽9为通槽,灯头10可以由两端的任意一端插进槽中,并且槽的结构也有助于通风、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福泰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福泰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1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毛细孔散热一体化LED路灯
- 下一篇:小夜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