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向心关节轴承用双触唇、无骨架密封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7140.1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伟;王模栋;李云芬;马珍珠;尹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房店天久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2 | 分类号: | F16C33/7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孙宇宏 |
地址: | 1163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心 关节轴承 用双触唇 骨架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密封,具体涉及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用双触唇、无骨架密封。
背景技术
关节轴承通常情况下,是一种适用于低速,重载,恶劣工作环境的滑动轴承。为了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密封显得尤为重要。而少有关于关节轴承密封的相关资料的详细介绍,通常采用单唇带骨架密封的型式比较多,工艺也容易保证,但密封效果只能满足一般情况的密封要求;而采用双触唇带骨架密封的型式,理论上具有最佳的密封效果,实际制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密封不是过紧就是过松,难以得到比较稳定的启动摩擦力。就密封圈骨架加工而言,采用车削加工方法,不仅骨架的几何精度很难保证,并且尖角毛刺以及尺寸的一致性也很难保证,尤其是内径尺寸超过150毫米规格骨架,变形因素影响往往被忽视而影响密封圈的整体密封效果;而采用冲压加工方法,模具的制作成本有时因定单批量过小使总体成本难以得到控制而失去市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用双触唇、无骨架密封,以解决现有密封骨架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密封结构由密封槽(1)和嵌入密封槽(1)内的密封圈(2)构成,密封圈(2)对内滑动球面(3)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圈(2)采用双触唇无骨架橡胶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2)与密封槽(1)存在间隙。
所述密封圈(2)与内滑动球面(3)取1.2D<T<1.5D,其中T为密封圈(2)厚度,D为密封圈(2)与内滑动球面(3)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密封圈(2)的主唇(4)和副唇(6)将与内滑动球面(3)之间的密封区域分隔成两个小的腔室(5)和腔室(7)。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显著的技术效果:双触唇柔性密封具有一定的自适应特性适应不同的径向游隙以及实际加工误差引起的密封量的差异;密封几何结构和密封圈的刚性增强了几何约束、避免了密封圈的横滚或脱出;双触唇柔性密封的微动产生对轴承润滑有好处的吸入-挤出效应,维持了轴承内部压力的相对稳定,提高润滑效果;由于取消了骨架,节省了骨架材料、加工费用和胎具费用,降低了成本并缩短了工期,获得客户的好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双触唇、无骨架密封结构及局部放大图;
图2是密封结构与内滑动球面结构图;
图3是密封区域腔室结构图。
图标说明:密封槽1、密封圈2、内滑动球面3、主唇4、腔室5、副唇6,腔室7、润滑油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采用柔性密封的向心关节轴承用双触唇、无骨架密封结构,由密封槽1和嵌入密封槽1内的密封圈2构成,密封圈整体采用橡胶材料;适当增加密封槽1与密封圈2本体的间隙,在采用统一内球面尺寸,仅外球面尺寸的变动的工艺,可以实现不同的游隙要求,增大的密封槽1的空间使密封圈2具有一定的自适应特性,可适应不同的径向游隙以及实际加工误差引起的密封量的差异,有较宽的适应加工误差的能力;密封圈2的双触唇包括主唇4和副唇6对内滑动球面形成双层密封,对外物的进入形成了更有效双重阻挡,有效地防止了润滑油的向外渗漏;减小副唇6的长度,以减小副唇6的摩擦。
在图2中,当密封圈2与内球面3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密封圈2厚度时,从几何结构上密封槽1就对密封圈2起到几何约束作用;实践表明,对密封圈2与内球面3取1.2D<T<1.5D时,其中T为密封圈2厚度,D为密封圈2与内球面3之间的最小距离,密封圈2难以从密封槽1内脱出或被密封槽1挤出;因此密封圈2增加本体厚度既增加了密封圈2必要的刚性,避免了密封圈2的横滚,又有效防止在密封过程中密封圈2脱出密封槽1,并且安装密封圈2相对容易些。
如图3所示,密封圈2的主唇4和副唇6在与内球面之间的密封区域内分隔成两个小的腔室5和腔室7,腔室和内球面3滑动表面之间充满润滑油8;由于密封槽1与密封圈2本体的间隙,使密封圈2在密封槽1内可以有产生小尺度的微动,在轴承工作时能够产生对轴承润滑有利的吸入-挤出效应,如当密封圈2与内球面3作向右的同向微动,左侧的腔室7润滑油容纳空间变小,将冗余空间润滑油8挤入内球面3滑动表面;同时,右侧的腔室7润滑油容纳空间变大,容纳了来自于内球面3滑动表面的润滑油8;如当密封圈2与内球面3作向左的同向微动,各腔室和润滑油8将有相反的移动;总之,无论轴承怎样左右摆动,都会维持轴承内部压力的相对稳定,同时对摆动的轴承进行再润滑,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摩擦、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房店天久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瓦房店天久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7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