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展示车升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7064.4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25 | 分类号: | B60P3/0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展示 车升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车辆领域, 具体的讲,是一种用在展示车上的升顶装置。
背景技术
展示车可以在繁华的商业区、人口密集的广场、旅游景点等地方进行移动式宣传和产品展示,将产品实体或模型放置在车内,供客户选择,具有流动性强、环境舒适、真实直观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展示车,通常为单层车厢,展示时需要打开车厢一侧的厢板,其展示空间有限;靠增加车厢长度提高展示面积,相应地增加了展示车的占用面积,不利于展示车的流动,同时对场地也有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使用的双层结构运输车辆,上、下两层车厢固定设置,造成整车高度增加,重心偏高,不利于车辆设计及运输流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示车升顶装置,根据需要升顶成两层或下落成一层,以扩大展示车升顶时的展示空间,同时易于顶层下落时展示车的流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展示车升顶装置,包括下层厢体、上层顶盖、导向机构、举升杆和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顶盖从上方向下罩在所述下层厢体外周,所述导向机构由滑轨和导向滑块组成,所述滑轨固定在下层厢体四周的角部外侧,所述导向滑块固定在上层顶盖四周的角部内侧,所述滑轨和导向滑块组成一对滑动副,所述上层顶盖与所述举升杆相连并由举升杆带动其举升或回落,所述举升杆由液压系统或机械系统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导向滑块均为L形。
所述举升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层顶盖的左右两侧,所述举升杆共四个且成矩形分布,以保证上层顶盖的受力平衡。
所述汽车底盘下方设置有可伸缩的稳定支腿,所述稳定支腿为四个且成矩形分布,以保证展示车静止状态时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不与车辆外廓尺寸规定冲突的前提下,从高度方向拓展空间,利用升顶装置扩展出第二层,增大了可利用面积,扩大了展示的种类和数量,增强了宣传展示的效果,便于展示车的流动,同时给人们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举升状态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回状态示意图(配车头)。
图3 是图2中A-A的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展示车升顶装置,由下层厢体1、上层顶盖2、导向机构3、举升杆4和汽车底盘5组成。上层顶盖2是由五块钢板组成的不带底部的长方体,其内腔比下层厢体1稍大,能从下层厢体1的上方并向下罩在下层厢体1的外周。上层顶盖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个举升杆4,四个举升杆4在上层顶盖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四个举升杆4的上端与上层顶盖2相连,形成矩形分布。举升杆4由液压系统驱动,下层厢体1外周对应设置有四个空心柱7;液压泵驱动举升杆4上移,举升杆4从空心柱7内伸出,带动上层顶盖2上升实现举升,液压泵驱动举升杆4下落,举升杆4回落到空心柱7内,带动上层顶盖2下降实现收回。举升杆4也可由机械系统驱动,如丝杠螺母机构和电动机组成。
如图2所示,上层顶盖2的高度小于下层厢体1的高度,上层顶盖2回落后,其上平面与下层厢体1的上平面贴合,但上层顶盖2未完全将下层厢体1罩住。
如图3所示,导向机构3由滑轨3a和导向滑块3b组成,滑轨3a固定在下层厢体1四周的角部外侧,导向滑块3b固定在上层顶盖2四周的角部内侧,滑轨3a和导向滑块3b组成一对滑动副,通过导向滑块3b在滑轨3a表面运动以起到限位及导向的目的。作为优选,将滑轨3a、导向滑块3b均设置为L型,便于安装及加工制造。
如图1、图2所示,汽车底盘5下方设置有可伸缩的稳定支腿6,稳定支腿6为四个且成矩形分布。
举升杆、稳定支腿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及矩形分布形式,稳定支腿及液压系统均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整车到位后,通过操作控制系统使稳定支腿支起,将车身调节到水平状态;然后再操作控制系统,使举升杆上升带动上层顶盖举升,直至设定高度;收回时,同样通过操作控制系统对上层顶盖和稳定支腿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7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