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骨架火花塞导杆油封模具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5377.6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波;周朝强;姜威;于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B29C35/00;B29L3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6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骨架 火花塞 导杆油封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罩壳中一种新型火花塞导杆油封的模具结构,具体为一种双骨架火花塞导杆油封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对于目前的双骨架火花塞导杆油封模具装置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模具结构中无排气结构,致使产品硫化过程中很难成型。极易将骨架件向上冲刷串位变形,致使产品无法正常成型。(2)模具的离型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产品在离型过程剪切撕裂。在此过程中在骨架处易剪切断裂,将产品撕坏,因此该种油封模具结构确保不了产品离型。国内现有的火花塞导杆油封模具结构,为单骨架且油封内包附弹簧结构,该结构的缺点在于弹簧在模腔中成型时,在胶料的冲刷下易串位变形,在硫化成型中废品率高达30%.在使用时由于弹簧是嵌在橡胶内,故跟随性较差,封油性能稍差。对于本文的新型双薄壁骨架无弹簧槽的油封更好的解决了上述产品成型过程中工艺性差和封油性能差的问题,而对于新型油封的模具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与传统的结构不同,否则就会出现上述无法成型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的双骨架火花塞导杆油封模具装置。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上模件、中模件、下模件。卡簧I一端与模架板连接、另一端与下模件连接,卡簧II一端与模架板连接、另一端与上模件连接,卡簧III一端与中模件连接、另一端与上模件连接。下模件的下方设有排气孔件。在中模件的上部设有顶出机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模具设计排气结构件确保胶料自上而下流动时不回流,确保产品成型;模具离型结构合理,确保产品的完好离型。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前各部件的静态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它包含上模件1、中模件2、下模件3。卡簧I 4一端与模架板件15连接、另一端与下模件3连接,卡簧II 5一端与模架板II 14连接、另一端与上模件1连接,卡簧III6一端与中模件2连接、另一端与上模件1连接。下模件3的下方设有排气孔件8。在中模件2的上部设有顶出机构件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其中的零部件的作用是:上模1-保证产品成型且成型后留在此模,模件2-通过此结构将产品从上模件1腔中脱出,下模件3-定位骨架I 10、骨架II 12、骨架,防止骨架径向串动并保证产品成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产品硫化成型前如图2:将骨架II 12摆放在下模件3的边刻齿I 11上,骨架I 10摆放在下模件3的边刻齿II 9上,边刻齿II 9、边刻齿I 11为下模件3设计的两处边刻齿结构,径向定位骨架,防止骨架径向串动。胶料可设计成环形或长条形同时压在骨架II 12和骨架I 10上,胶料自上而下流动,模具分模位置设在A、B、C三处,在下模件3处设排气孔件8,箭头为排气方向,产品硫化成型时模具在A、B处排气,有效地防止胶料在回流时将骨架I 10顶起,经排气后胶料无向上冲击力,骨架I 10不会串动移位变形,确保了产品的硫化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5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L型工件加工用模具的后模斜弹结构
- 下一篇:一种苹果分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