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楼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4511.0 | 申请日: | 201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门县民用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3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尤指一种高楼居民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提供自救途径的高楼救生器。
背景技术
高层楼房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居住场所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住高楼大厦的人会不断增加。同时,高层楼房的居住安全隐患也日益突显,高楼居民在遭遇如地震、火灾及其它突发事件时,正常逃生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如何自救并安全脱险?“高楼逃生”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高楼居民在遭遇如地震、火灾及其它突发事件时、正常逃生通道受阻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自救并安全脱险的工具,即一种高楼救生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楼救生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构造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楼救生器,包括限速器、滑绳、人体防护套、档位器、摇把及减震器,限速器为一带转轴的筒体,转轴的一端安装摇把以便通过手摇使转轴转动,转轴的另一端配装能控制转轴转速的档位器;滑绳的一端(即上端)与转轴固定,滑绳的另一端(即下端)为自由端并能穿出限速器的筒体,滑绳能绕缠于转轴而隐蔽地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在滑绳上紧固设置人体防护套,减震器设置于滑绳的所述自由端。
在滑绳上设置减震器与人体防护套之间的部位安装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使用方便及安全,使用时或平时将限速器固定在房内的适当位置如窗台下或阳台的一角,使用时穿好人体防护套,从楼上随滑绳下落,滑绳在限速器的控制下,匀速下落,接触地面时,在减震器的作用下,人体轻盈着地,安全获救。其二,通过摇把的转动,能将滑绳绕缠于转轴而隐蔽地收回于限速器的所述筒体内,平时便于收藏。其三,踏脚板便于踏脚,使着地时保持平稳。其四,档位器能控制滑绳下落的速度,特别危机时,可以快速下落;老年人等可以将速度放慢一点。其五,结构简单,适用面广,高楼居户、办公楼、宾馆、学校、消防、公安、特警、部队都很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限速器;2、滑绳;3、摇把;4、人体防护套;5、减震器;6、档位器;7、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楼救生器,包括限速器1、滑绳2、人体防护套4、档位器6、摇把3及减震器5,限速器1为一带转轴的筒体,转轴的一端安装摇把3以便通过手摇使转轴转动,转轴的另一端配装能控制转轴转速的档位器6;滑绳2的一端(即上端)与转轴固定,滑绳的另一端(即下端)为自由端并能穿出限速器1的筒体,滑绳2能绕缠于转轴而隐蔽地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在滑绳2上紧固设置人体防护套4,减震器5设置于滑绳2的所述自由端。
在滑绳2上设置减震器5与人体防护套4之间的部位安装脚踏板7。
人体防护套4为一支撑人体的能折叠的圈套状结构,如上层有一身圈使人体上身位于其中,其下层有一坐圈,能以坐姿支撑人体臀部,所述身圈与坐圈上下相连。
本实用新型分为多人式(同时多人共用)、单人式,随楼层高度调节滑绳的长度,由于结构简单,不使用动力,不需维修,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门县民用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石门县民用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芽糖粉干燥装置
- 下一篇:新型自助式外科手术用牵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