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箔屏蔽漏泄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3084.4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宝;冉强;周秀;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恒(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H01Q13/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 屏蔽 漏泄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依据漏泄同轴电缆具有传输线和天线双重传输的功能而研制开发的铜箔屏蔽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安全防范产品要求的提高,对银行、监狱、博物馆、政府机关、公安司法等重要场所的安防系统,不仅要对入侵行为发出警报,还需对入侵行为进行分析、判断,这就对在此领域应用的电缆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漏泄电缆采用的编织型、束绕型外导体信号传输灵敏度差、信号失真,衰减和损耗较大,隐蔽性较差,信号泄漏不均匀,降低了系统检测的可靠性及灵敏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铜箔屏蔽漏泄同轴电缆,该电缆可结合数字技术、高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不同物体的智能判断,以及分析入侵或路过的意图,实现智能警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铜箔屏蔽漏泄同轴电缆,由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内护套、外护套依次由里及外同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缠绕在绝缘层外,该屏蔽层采用双层、不同向、不等宽铜箔缠绕方式,即宽铜箔带与窄铜箔带交错缠绕在绝缘层上。
而且,所述绝缘层为皮-泡-皮物理发泡绝缘材料,该绝缘层的中心泡沫层为氮气充气物理发泡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电缆的绝缘层采用皮-泡-皮三层绝缘,中心泡沫层为氮气充气物理发泡聚乙烯,电缆具有低衰减、低损耗,可传输高频数字信号,内护套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外护套增加了电缆纵向抗压力,适用于地下敷设。
2、本电缆的屏蔽层采用双层、不同向、不等宽的铜箔缠绕结构,克服了编织型、束绕型外导体结构不稳定,信号传输灵敏度差、信号失真的难题,提高了编织、束绕型屏蔽系统的发射功率,不等宽的缠绕方式可灵活调节泄漏孔,信号泄漏均匀,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可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系统的要求。
3、本电缆的内护套采用新型耐光热聚乙烯塑料,保证了电缆具有抗紫外线、防水、防老化等性能;外护套采用具有高阻燃性的新型聚氯乙烯塑料,可满足矿山、油田、隧道等苛刻的阻燃环境要求。
4、本电缆应用空间探测原理,实现了全方位立体的探测,尤其是特定重点方位的防范探测,接收灵敏度高,完全满足上述领域的使用要求,电缆安装、敷设、调试简单化,采用埋设安装,不易被入侵体发现、破坏,大大降低了成本,广泛应用于高级住宅、监狱、博物馆、电站、银行、政府机关等重要场所的安防系统专用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铜箔屏蔽漏泄同轴电缆,由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4)、内护套5、外护套6依次由里及外同轴构成,在导体外同轴安装绝缘层,该绝缘层为皮-泡-皮物理发泡绝缘材料,绝缘层的中心泡沫层为氮气充气物理发泡聚乙烯,使电缆具有低衰减、低损耗的特点,可传输高频数字信号;在绝缘层外缠绕有屏蔽层,该屏蔽层采用双层、不同向、不等宽铜箔缠绕方式,即宽铜箔带3与窄铜箔带4交错缠绕在绝缘层上,不等宽的缠绕方式可灵活调节泄漏孔,保证了信号泄漏均匀,提高了系统检测的可靠性及灵敏性。
内护套采用新型耐光热聚乙烯塑料制作,提高了电缆的抗紫外线、防水、防老化等性能;外护套采用具有高阻燃性的新型聚氯乙烯塑料,满足了矿山、油田、隧道等苛刻的阻燃环境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恒(天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致恒(天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