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WIFI无线智能电能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1639.1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邱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大宏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G01R21/133;G01R35/0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7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fi 无线智能 电能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领域,特别是一种WIFI无线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电能表种类繁多,除了对用户的用电有功功率进行计量的基本功能外,为了对供用电环境进行监测,还分别实现了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功率因数、工频频率、反向电能等部分或全部供用电参数的测量。
为了得到上述供用电环境参数,供电管理部门通常都是在人工抄录用户用电有功功率的同时,使用“红外抄表器”、“无线抄表器”、或笔记本电脑等各种便携装置定期收集上述的这些用电环境参数进行分析,以便调整电网参数的设置,从而提高供用电效率。很显然这种定期收集用电环境参数的做法基本上没有任何实时性可言,因此成为了把供电网改造成智能供电网的最大瓶颈。
虽然有些研究试图采用电力载波技术构建通信网络,以期实现对上述供用电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但是由于电网环境极其复杂,受当前技术的限制,电力载波网络要实现实时稳定、实时可靠地传输数量巨大的每个用电户的供用电环境参数,还有待于电力载波技术的新的突破。
虽然有些研究试图采用自行构建独立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来实现上述数量巨大的每个用电户的供用电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但是这种重新构建的通信网络与已经极其成熟、稳定、宽带、高速、廉价、并且在用电户的居住区域中无处不有的互联网网络相比,无论是技术的成熟度、信道带宽、信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技术参数都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其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更是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远程实时监测、实时控制的一种WIFI无线智能电能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WIFI无线智能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参数采集模块、WIFI无线通讯模块、显示模块、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该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参数采集模块、WIFI无线通讯模块、显示模块、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模块相连,该微处理器将从所述参数采集模块获得的用电参数信息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并存储至存储单元;所述WIFI无线通讯模块由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将用电参数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后发送,并将接收到的无线供电控制信号和更新参数信号进行转换后送至微处理器;所述供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执行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控制命令切断或接通用户供电电路,且所述微处理器将用户用电电路状态存储至存储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各个模块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采集模块包括电能计量单元及与之相连的电流采集单元和电压采集单元,用于将获得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进行处理获得用于用电参数信息并送至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WIFI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LAN主控单元和无线收发单元,用于将用电参数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后发送,并将接收到的无线供电控制信号和更新参数信号进行转换后送至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电能脉冲测试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校验用户用电参数信号误差。
由上述描述所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采用WIFI进行通讯的电能表避免了布线的麻烦,不需要破坏建筑物、架线等,可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其次,安装快速,可以缩短业务开通时间;第三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可方便地扩充抄表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数量巨大的每个用电户的用电环境参数的大容量实时监测与控制,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后在智能供电网的支持下可降低用电量及提升使用端能源效率,因此是实现节能减碳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系统原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系统原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大宏电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大宏电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图像撷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规模超深基坑开挖环境控制与保护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