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1611.8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德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6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生物 污水处理 中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前一般采用传统A/O生化法进行处理为了切实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环保政策,充分利用水资源,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MBR膜法处理,一步到位,实现中水回用。MBR法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全自动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且可以埋地式放置,上面可覆土绿化,不影响周围环境美观。
膜——生物处理技术(MBR工艺),工艺设计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产量少,做到工艺设计合理紧凑、节约用地,污染防护效果好(包括噪音、异味、振动),不影响周围环境;工艺系统设备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运行可靠、造价低、维护管理成本低。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污水在反应器中经生物处理完成对有机污染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后,利用微滤膜(MF)或超滤膜(UF)的高效分离完成污水的固液分离,从而达到污水的最终净化效果。设置于反应器中的膜组件完全取代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和常规过滤、吸附单元,并获得稳定、优质的出水水质。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法的高效结合,其起源是用膜分离技术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这种工艺不仅有效地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三级处理传统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该工艺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生物处理后的活性污泥与固体物。因此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及污泥龄(SRT)将可提高2~4倍以上,相对水力停留时间(HRT)可大为减少,而难降解的大颗粒物质在处理池中亦可不断反应而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膜分离技术可最大限度的强化了生物反应的功能。
因此,亟需一种充分发挥膜生物反应器功能和作用的一体化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该设备解决了将膜生物反应器和中水进行整合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一侧为曝气池,另一侧为膜生物反应池,曝气池上部设有进水口,膜生物反应池上部设有安装孔,膜生物反应池侧部设有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口。
所述曝气池底部通过曝气管连接微孔曝气管,曝气管的入孔位于进气口内。
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2、膜的高效截留作用更加明显,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
3、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污水处理的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因此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
4、利于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高。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亦可有脱氨和除磷功能。
5、由于泥龄可以非常长,从而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6、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极低,由于泥龄可无限长,理论上可实现零污泥排放。
7、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系统实现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视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剖视图。
图中:1为进水口,2为进气口, 5为微孔曝气管、6为曝气管、8为入孔、11为膜生物反应池、12为安装孔、13为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口、14为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4,设备本体14内一侧为曝气池,另一侧为膜生物反应池11,曝气池上部设有进水口1,膜生物反应池11上部设有安装孔12,膜生物反应池11侧部设有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口13。曝气池底部通过曝气管6连接微孔曝气管5,曝气管6的入孔8位于进气口2内。膜生物反应池11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德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德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警示牌
- 下一篇:T型材放置、转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