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容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8343.4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晟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H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补偿装置,特别涉及高压补偿装置中使用的阻容吸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一般由投切开关(包括断路器或接触器)、电容器、电抗器、避雷器、放电线圈及控制器等组成,为防止该装置内部瞬间过电压冲击(主要为断路器或接触器开断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对重要电气设备的损伤,通常的做法是在靠近断路器或接触器的位置安装氧化锌避雷器(MOA)或阻容吸收器进行冲击保护,一般都是将氧化锌避雷器或阻容吸收器的输入端与被保护设备的进线端连接,氧化锌避雷器或阻容吸收器的接地端与地线连接,其中,氧化锌避雷器是具有良好保护性能的避雷器,其利用氧化锌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使在正常工作电压时流过氧化锌避雷器的电流极小(微安或毫安级);当过电压作用时,电阻急剧下降,泄放过电压的能量,达到保护的效果,这种避雷器和传统的避雷器的差异是它没有放电间隙,利用氧化锌的非线性特性起到泄流和开断的作用,氧化锌产品的优点主要在能量吸收能力强,可以用于防雷电等大电流冲击,但难点是确定暂时过电压的范围问题,既要保证在较高的操作过电压及大气过电压下安全、可靠地动作,又要保证在暂时过电压下阀片不动作,而真空接触器在关合、开断电容器、电抗器等感性负载时,容易产生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以及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避雷器虽然可以防雷,但单相接地时(即单相接地短路)出现的系统最高过电压,氧化锌避雷器不动作对保护真空断路器操作过电压有缺陷,会出现热崩溃甚至爆炸事故;而现有一般的阻容吸收器的电容器为干式电容器,两单元之间为0.1μF;电阻为金属无感电阻,两单元之间为100Ω,该种阻容吸收器当过电压幅值低时对电容器充电后电容两端电压也比较低,过电压幅值高时其两端电压也高,当电容器在两端电压过高时,电容器容易被击穿,自身寿命比较脆弱,而现行的组合式阻容吸收器在进行组合式改进时基本上照搬了氧化锌减半的做法,基本上也就是按相模块加上地模块等于普通阻容吸收器的模式进行配置,这种完全照搬的做法,在这里却产生了一个电容耐压上的严重问题,阻容吸收器的耐压能力一般参照GB311标准执行,以10kV为例,参考新老GB311标准的不同,电容交流1分钟耐压标准均在30~42kV左右,可是在进行三相组合式配置以后,30~42kV的耐压指的不是单个模块,而是相模块加上地模块之和,通过对上面氧化锌型产品争议的分析不难看出,其实上单个相模块就将承受整个相电压,实际使用中电容相模块耐压真实能力仅为国际标准的一半,阻容吸收器用电容为了具有强自愈功能,采用的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虽然理论上执行GB11024电力电容器标准,耐压应有两倍左右裕度,但是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并不包括在此标准中,事实上金属化薄膜电容多为电机专用,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实际为GB3667,此标准对电容超压的要求仅为1.1倍,在超压1.5倍下均耐受不到10秒钟就将出现频繁的击穿和自愈循环,根本坚持不到1分钟,这与MOA超压1.7倍以上还可以长期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耐压能力不足,阻容吸收器这种频敏设备谐波的侵害当然会变得很明显,其是盲目照搬氧化锌型产品组合化的经验,引发电容耐压不足造成的,不是主要在于谐波超标,加装间隙或其它隔离元件后产品安全了也并不是消除了谐波侵害的原因,而是因为隔离元件给电容分了压,电容两端在正常电压下的分压变小了,因此安全了,现有阻容吸收器一般由三相输入端、接地端、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电容一、电容二及电容三组成,其中,电阻一的一端、电阻二的一端、电阻三的一端分别与三相输入端的其中一相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电容一的一端连接,电容一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电阻二的另一端与电容二的一端连接,电容二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电阻三的另一端与电容三的一端连接,电容三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阻容吸收器内电容器容易被击穿的缺点,提供一种阻容吸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阻容吸收器,包括三相输入端、接地端、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电容一、电容二及电容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四及电容四,所述电阻一的一端、电阻二的一端、电阻三的一端分别与三相输入端的其中一相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电容一的一端连接,电容一的另一端与电容四的一端连接,电阻二的另一端与电容二的一端连接,电容二的另一端与电容四的一端连接,电阻三的另一端与电容三的一端连接,电容三的另一端与电容四的一端连接,电容四的另一端与电阻四的一端连接,电阻四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晟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乐山晟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