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2气体排量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8121.2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4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新;章伟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保税区天扬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2/00 | 分类号: | G01F22/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sub 气体 排量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指一种CO2气体排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CO2气体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生活的主要排放气体,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通过法律、制度控制CO2气体排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执法的前提就是要准确计量和监测实际排放量。
有一个专利号为“00246163.3”名称为“二氧化碳气体检测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检测器,它是采用吊挂式定量瓶,在定量瓶的管接嘴上分别连接液流管和导气管,导气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检测药管所组成的定量液流自动抽气式二氧化碳检测器。其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简便。适用于农业保护地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也可用于坑道、船底舱、地下仓库等空间环境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监测,系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器。其不足之处体现在:只能检测环境中CO2的浓度,而没有总量的计量装置。
目前,能用于工业烟囱、废气排放管道、汽车等耗能设备排气筒处计量CO2气体浓度和排放总量的设备还没有得以开发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能对工业烟囱、废气排放管道、汽车等耗能设备排气筒处计量CO2气体浓度和排放总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1、在待测排放装置内安装CO2气体变送器(市场公知成熟仪器)、风速变送器(市场公知成熟仪器),对其内排出的气体中CO2气体浓度、排出气体的速度分别进行监测;2、将CO2浓度数据、风速数据引入到“运算、存储器”并与显示器、电源等线连接成应用电路;3、给“运算、存储器”设定计算公式:P=c*v*t*s,其中P为CO2气体排量,c为废气中CO2的浓度,v为风速(废气的流速),t为时间,s为待测装置的截面积(对同一装置是个固定值,可通过测量得到),将计算值做累计求和并存储和显示即达到监测CO2气体排量的目的。
作为改进,CO2气体变送器、风速变送器选用管道安装型,探头进入到待测装置(如烟囱、管道等)内,仪器的其他部分置于装置外,用导线将数据引出到“运算、存储器”,“运算、存储器”和显示器部分可以置于操作室内,也可以置于现场机箱内。
作为再改进,CO2气体变送器、风速变送器探头可以优化为一体安装,也可以选择分体安装在同一平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运算、存储器”可采取单片机开发形式,也可利用成型运算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排放气体的速度和其中CO2气体的浓度加上简单的运算处理,实现CO2气体排量的监测,可以为节能减排的制度化、法制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投资和维护成本较低,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待测排放装置(1)上安装有CO2气体变送器(2)和风速变送器(3),探头进入到(1)内部,CO2变送器(2)和风速变送器(3)与“运算、存储器”(4)、显示器(5)和电源(6)通过导线组成工作电路。给“运算、存储器”(4)设定计算公式:P=c *v*t*s,其中P为CO2气体排量,c为CO2的浓度即件号(2)测量值,v为风速即件号(3)测量值,t为时间,s为待测装置的截面积(对同一装置是个固定值,可通过测量得到),将计算值做累计求和并在“运算、存储器”(4)存储和显示器(5)显示即可达到监测CO2气体排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保税区天扬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保税区天扬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圆柱形散热体的LED灯
- 下一篇:针灸枪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