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释放扶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3567.6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A61N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释放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释放扶手。
背景技术
在干燥环境下,人体在活动中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是人体有可能携带高达10kv以上的静电,当人体触摸其他低电位的物体时就可能产生放电现象,其放电电流可能高达20A,如此高的电流极有可能使接触的集成电路芯片损坏,或使环境中的一些易燃易爆品点燃。并且这样的电流也使人体放电部位产生刺痛感,使人精神紧张,现有的静电消除装置以工业上使用的居多,其装置复杂、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并不适于人们的日常使用。
中国专利200820084077.1、200920130008.4均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其方案具有人体静电消除能力,并减少静电释放时对人体放电部位产生的刺痛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乘公共交通的活动中,人体的静电随时都在产生着,这就需要一直拿着便携式的静电释放装置不断的触碰其他物体以释放静电,这对我们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所以,在一些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需要一种随时都可以无痛苦释放人体静电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静电释放扶手。通过触摸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在基本无感觉情况下释放人体的静电,改善了人们的舒适性,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具有推广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释放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导电层和设置在内部导电层外部并排布设的多个外部导电层,相邻两个外部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绝缘环,每个外部导电层和内部导电层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安装有电阻,所述电阻一端与内部导电层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外部导电层连接,所述内部导电层通过导线接地。
上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扶手,所述的电阻的阻值在1X105至8X1010欧姆之间。
上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扶手,所述的绝缘层是高分子材料层。
上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扶手,所述内部导电层和外部导电层均为金属管。
上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扶手,所述每段外部导电层的宽度为40至80毫米。
一种静电释放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导电层和设置在内部导电层外部并排布设的多个外部导电层,相邻两个外部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绝缘环,每个外部导电层和内部导电层之间均设置有半绝缘层,所述半绝缘层使内部导电层和设置在内部导电层外部的每一个外部导电层之间的电阻阻值在1X105至8X1010欧姆之间,所述内部导电层通过导线接地。
上述的一种静电释放扶手,所述半绝缘层是高分子绝缘材料体中均匀弥散的纳米导电颗粒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释放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式灵活、成本低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释放装置,通过将多个相互绝缘的外部导电层穿在一个内部导电层上,内部导电层和外部导电层之间有绝缘层,并且在绝缘层中安置有一电阻,该电阻的两端分别与内部导电层和外部导电层连接,构成一扶手或栏杆固定于公共场所,是人们再也不用怕因触摸这样的扶手而产生静电释放的刺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制作方便且具有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内部导电层、多节段的外部导电层以及连接两者的电阻结构使人体的静电可以无感觉的释放,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部导电层; 2-外部导电层; 3-绝缘层;
4-电阻; 5-导线; 6-绝缘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3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