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脱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3523.3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田丹;于景成;靳国良;丁雪梅;桑力维;于勇勇;田艺伟;张辉;彭建辉;苟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脱水的装置,跨国际专利分类B01D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泥是伴随着污水处理而产生的终端废弃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污泥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污泥中除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同时还含有病原菌、重金属、致癌化学物质等潜在的有毒有害成分。未经处理的污泥含水率可达98%,未经处理的污泥直接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常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堆肥、焚烧、填埋等,均需要将污泥的含水率有效降低至50%以下,污泥的深度脱水是解决污泥问题的关键所在。
降低污泥水分的常见方法包括机械脱水和热干化。机械脱水类型主要有板框压滤、离心脱水、带式压滤、螺旋压榨等,机械脱水后污泥终端水分只能降低至75%-85%,达不到污泥终端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要求。现有的污泥热干化设备,如回转套筒干化、立式回流干化、流化床等可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10%。但是热干化过程需要额外消耗大量能量,增加污泥处理成本。这是污泥处理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大的环节,也是决定污泥处理成本的主要因素。超声波、冻融、化学处理以及臭氧等处理方式可以破碎污泥细胞,释放大分子有机物,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法满足大量污泥的最终处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脱水装置。该装置系利用导热介质油将污泥中的水分在真空条件下蒸发、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2%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真空蒸发干燥罐、气液分离器、冷凝装置、储水罐和真空泵等。真空蒸发干燥罐的罐体为夹层结构,夹层上设置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排放口。加热介质可以是水蒸汽、重油等。罐体内中下部安装有数段螺旋加热盘管,加热盘管的两端与罐体夹层相通,加热介质可进入加热盘管内部,为罐内混合物加热。罐体中部安装有一根连接驱动装置的轴。轴中下部安装有两个翅状平直桨叶,桨叶外部边缘为不规则锯齿形状。桨叶在轴的带动下低速旋转,搅拌罐内污泥与导热介质油的混合物。罐体顶部安装有真空压力表和铂热电阻测温仪,铂热电阻测温仪和数显温度表连接,用以指示罐内的温度。真空蒸发干燥罐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回流口。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器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液体出口与真空蒸发干燥罐上的液体回流口相连。气液分离器上部的气体出口与冷凝装置入口相连接。冷凝装置出口端通过储水罐与真空泵相连接。
加热盘管通常为2-4段。
搅拌桨叶的边缘锯齿夹角通常为70-120度。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真空蒸发干燥罐可以是单级,也可以是多级。其中使用的导热介质油可以为石油经过提取汽油、柴油后余下的重油,也可以是餐饮废油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热利用效率高,脱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内设多段加热盘管,扩大了加热面积。边缘带有锯齿的翅状桨叶在转动过程中,使混合物形成自下而上的梯形涡流,并产生轴向流动,比较适用于污泥和导热介质油这类粘度较大的混合物,可以实现较佳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真空蒸发系统,有效控制了火灾隐患。整个脱水过程在密封状态下进行,污泥中的臭气通过真空控制装置统一收集后进行处理。无恶臭气体外溢,对环境无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蒸发干燥罐、2气液分离器、3冷凝装置、4储水罐、5真空泵、1-1罐体、1-2加热介质进口、1-3加热介质排放口、1-4驱动装置、1-5轴、1-6加热盘管、1-7搅拌桨叶、1-8连接件、1-9进料口、1-10出料口、1-11真空压力表、1-12铂热电阻测温仪、1-13气体出口、1-14液体回流口、1-15液体回流导管、2-1气液分离器入口、2-2气液分离器液体出口、2-3气液分离器气体出口、3-1冷凝装置入口、3-2冷凝装置出口、33冷却水入口、3-4冷却水出口、4-1储水罐入口、4-2气体出口、43储水罐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3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端头旋转管
- 下一篇:出料管C形布料两步发酵工艺自动循环户用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