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削皮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1541.8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彭仁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仁汉 |
主分类号: | A47J17/02 | 分类号: | A47J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削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刨削工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刨削瓜果皮削皮器结构的技术改进,特别是指具有双向刨口可实现正反双向刨皮的双向削皮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面上所使用的刨皮器一般是只带有一个刀刃,单一的刀刃只能向一个方向作刨削动作,对于不同使用习惯的人来说难于适当传统的刨削方向。因而设计一种能适应不同使用习惯的人群使用,操作方便,提高削皮效率的双向削皮器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使用习惯的人群使用,操作方便,提高削皮效率的双向削皮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削皮器结构,该双向削皮器结构包括可安装于手柄上的削皮器框架,所述的削皮器框架呈弯弧状结构,弯弧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两端部分别设有带固定架一的刀片一、带固定架二的刀片二,刀片一与刀片二的刀刃 呈钝角夹角角度相对形成可以正反双向进行削皮的削口结构。
由于在弯弧状结构削皮器框架安装有二个夹角呈钝角角度的刀片,使二刀片在弯弧状结构的削皮器框架更加适应瓜果的形状,刨皮器结构更加操作方便,提高刨皮效率。呈钝角角度夹角的二刀片在弯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下更锋利,刨削更顺畅。
所述的削皮器框架中部二外侧分别设有可连接于手柄上并可实现削皮器框架在手柄上转动的旋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各自相连接的固定架与刀片之间均采用超声波熔接的方式熔接成一体,使之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安装可拆卸结构的刨具手柄结构中使用,或者由生产厂家直接固定于手柄上形刨皮器使用。
当然,亦可以单向使用本实用新型刨皮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弯弧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两端部分别设有二个各自带有固定架的刀片,二刀片的刀刃呈钝角夹角角度相对形成可以正反双向进行削皮的削口结构,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适应不同使用习惯的人群使用,操作方便,呈钝角夹角角度二刀片在弯弧状结构的削皮器框架更加适应瓜果的形状,刨皮器结构更加方便,提高刨皮效率,二刀片在弯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下更锋利,刨削更顺畅,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向削皮器结构,该双向削皮器结构包括可安装于手柄上的削皮器框架1,所述的削皮器框架呈弯弧状结构,弯弧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两端部分别设有带固定架一2的刀片一3、带固定架二8的刀片二6,刀片一3与刀片二6的刀刃呈钝角夹角角度相对形成可以正反双向进行削皮的削口结构。
由于在弯弧状结构削皮器框架安装有二个夹角呈钝角角度的刀片,使二刀片在弯弧状结构的削皮器框架更加适应瓜果的形状,刨皮器结构更加操作方便,提高刨皮效率。呈钝角角度夹角的二刀片在弯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下更锋利,刨削更顺畅。
所述的削皮器框架1中部二外侧分别设有可连接于手柄上并可实现削皮器框架在手柄上转动的旋转轴9。
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固定架一2与刀片一3采用超声波熔接的方式熔接成一体,固定架二8与刀片二6亦采用超声波熔接的方式熔接成一体,使之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安装可拆卸结构的刨具手柄结构中使用,或者由生产厂家直接固定于手柄上形刨皮器使用。
当然,亦可以单向使用本实用新型刨皮器结构。
或者,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削皮器时可以正反双向同时使用 进行削皮动作,提高削皮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弯弧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两端部分别设有二个各自带有固定架的刀片,二刀片的刀刃呈钝角夹角角度相对形成可以正反双向进行削皮的削口结构,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适应不同使用习惯的人群使用,操作方便,呈钝角夹角角度二刀片在弯弧状结构的削皮器框架更加适应瓜果的形状,刨皮器结构更加方便,提高刨皮效率,二刀片在弯状结构削皮器框架下更锋利,刨削更顺畅,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仁汉,未经彭仁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1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池极群的入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支脚的软硬胶结合的平板电脑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