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式车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1352.0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智勇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B60Q1/26;F21V23/00;F21V5/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陈晓平 |
地址: | 074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式车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识各类交通工具的品牌的车标,特别是能够发光的车灯式车标。
背景技术
机动车车标做为各类交通工具品牌的重要标识体,其用于表明各类交通工具的生产厂家,例如,公众熟知的各类汽车的车标已成为该汽车品质和信誉的象征。现有的机动车车标均以厂家的LOGO为主,该车标一般为金属材质或者高分子材质,焊接或粘结在机动车的车体前端和/或后端,用于起到显著标识的效果。但该类机动车车标无法在夜晚等光线不足的环境被清晰显示和识别。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通过在车标材质上涂覆一层自发光材料或者荧光发光材料,来使得车标在光线不足的环境可以不利用外接电源产生自发光效果,以使车标可以被观察和识别。该类机动车车标虽然可以根据车标的色彩进行对应涂覆,但在夜晚等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如果机动车的车灯处于开启状态,则由于与机动车的车灯光线相比,该机动车车标的自发光过于暗淡,则无法使车标被清晰显示和识别,导致该类自发光车标失去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式车标,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式车标,所述车灯式车标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灯式车标,所述车灯式车标包括一个车标形透明件、置于所述车标形透明件之后的至少一个发光体以及与所述发光体相连的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车标形透明件具有一个圆盘形底座以及一个突起部分。
优选地,所述车灯式车标进一步包括一个透明散光板,所述透明散光板置于所述车标形透明件与所述发光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车灯式车标进一步包括一个聚光盘,所述聚光盘置于所述车标形透明件与所述发光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车灯式车标进一步包括一个聚光板,所述聚光板置于所述车标形透明件与所述发光体之间。
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车灯式车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板上具有供所述发光体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车灯式车标进一步包括一个与所述电路板相连的外壳。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中空圆筒,其与所述电路板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灯式车标有多个所述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为不同颜色的LED灯。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与机动车车灯线路并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灯式车标,由于使用布置在所述车标形透明件后的所述发光体来发光,所以能够保障在夜晚或隧道等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机动车的车标被清晰显示和识别,同时由于通过所述电路板可以调节所述发光体的发光强度,所以能够使该车灯式车标的发光强度在机动车的车灯光线影响下依然能够保障被清晰显示和识别。
此外,当在所述车灯式车标中配置有多个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体时,所述电路板还可根据机动车的不同操作对应机动车的相应车灯来控制所述发光体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线,如:对应机动车大灯和刹车灯,所述车灯式车标显示红色;对应机动车转向灯,所述车灯式车标显示蓝色,对应机动车倒车灯,所述车灯式车标显示白色。这样在清晰显示车标同时,还能带来很好的视觉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车灯式车标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车灯式车标的剖视图;
图3为图1-2所示车灯式车标安装在一辆机动车的车体上的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车灯式车标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该车灯式车标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该车灯式车标可用于安装于各类交通工具,例如汽车的车体的前端和/或后端,所述各类交通工具可以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电动车、飞机、轮船等。
具体来说,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车灯式车标包括一个车标形透明件1,该车标形透明件1具有一个圆盘形底座11以及一个与相应品牌的车标一致的突起部分12,例如,图示车标形透明件1的突起部分12为三叉星形结构,并且该车标形透明件1整体上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或者仅有突起部分12为透明或半透明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智勇,未经魏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1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角自动压装上料机构
- 下一篇:超细辊压磨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