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铝棒分流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50258.3 | 申请日: | 201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9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兵;杨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B22D2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 |
| 地址: | 2017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铸造铝棒的分流盘,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产品的铸造铝棒分流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流盘铸造出的铝棒普遍存在粗大等质量问题,轴晶(300-900um),组织疏松(三级),且浇铸高合金铝棒时极易出现中心开裂(≥3mm长裂缝),激冷层厚度(细晶区+过渡区)达到5-10mm,且成分偏析,通过其金相照片可以看到视场内平均晶粒宽度在450um左右,对于后期挤压制品的机械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提高铝棒质量的铸造铝棒分流盘。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铝棒分流盘,分流盘包括热顶贮槽、分浇道、喉管和铝棒腔体,所述热顶贮槽设有分浇道,分浇道连接喉管与预铸造铝棒腔体连接,所述分浇道的长度L为80mm~100mm,分浇道的宽度B为热顶贮槽直径的1/8,且喉管的直径=铝棒直径-(25~30mm)。
所述分浇道的截面为倒梯形,加深了高度,有利于提高铝液纯净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
1)本实用新型铸造后的铝棒质量提升了;
2)本实用新型适合于铝棒铸造时液穴部分的补缩,并由于半封闭式对铝液纯净度有良好控制,同时易于得到组织致密和成分均与的铝棒;
3)对喉管直径的控制,用于实际补缩控制,且不易产生厚的激冷层;
4)分浇道采用窄缝隙倒梯形,有利于提高铝液纯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分浇道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热顶贮槽; 2—喉管;
3—分浇道; 4—铝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铝棒分流盘,分流盘包括热顶贮槽1、分浇道3、喉管2和铝棒腔体,所述热顶贮槽1设有分浇道3,分浇道3连接喉管2与预铸造铝棒4腔体连接,所述分浇道3的长度L为80mm~100mm,分浇道3的宽度B为热顶贮槽1直径的1/8,充分稳定热顶贮槽1内铝液温度的均匀性,使铸棒组织均匀,且有很好的撇渣作用保证铝棒的清洁程度。
本实用新型喉管2的直径=铝棒直径-(25~30mm)。针对不同的铝棒直径,喉管直径数据如下:200mm铝棒采用喉管直径为170mm,178mm铝棒采用喉管直径为150mm,124mm铝棒采用喉管直径为100mm。浇铸时,液穴中间部分得到充分补缩,液穴变浅,铝棒形成均匀等轴晶,晶粒尺寸在70-120um,同时铝棒边缘激冷层厚度≤3mm,内含0.5-1.0mm的细晶区和1.0-1.5mm厚的过渡区。
如图3所示,所述分浇道3的截面为倒梯形,加深了高度,有利于提高铝液纯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0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无线调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功耗的市电输入LED驱动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