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安全背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4612.1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A41D13/01 | 分类号: | A41D13/01;F21K2/00;G09F13/20 |
代理公司: | 如皋市江海专利事务所 32216 | 代理人: | 蔡春建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安全 背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光安全背心。
背景技术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发光安全背心。现有交通安全中为了保证交警在夜间执勤时的安全,一般要求交通警察佩带安全背心,以达到在道路上进行执勤时的安全目的。现有的安全背心,由于其结构的原因,一般只具有反光的作用,只能当对方灯光发生照射时才能达到反光的目的以提示对方;也由于结构的原因,随着使用时间长,尤其是当电瓶车、摩托车灯光照射效果不好时,电瓶车、摩托车撞击执勤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安全背心加以改进,以提高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夜间发光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更加安全可靠的一种发光安全背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在考虑安全且结构简单的基础上设计成由背心本体、反光标志、发光标志组成的一种发光安全背心,在背心本体上设有反光标志,数道发光标志设置在背心本体上, 所述的发光标志为一个荧光发光体。
所述的发光标志由套体、注液塞、荧光液、防护网组成,套体固定设置在背心本体上;荧光液通过注液塞注入在套体内;防护网设置在套体的背面。
所述的发光标志中的荧光液为蓄光发光粉液。
所述的防护网为无碱玻璃纤维丝制成的网格。
使用时,通过注液塞将荧光液注入到发光标志的套体中,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蓄光,夜间工作时通过荧光液将白天所吸收的能量进行发光。背心本体上设置的反光标志,其目的是在当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等灯光照射时能安全反光;发光标志中设有注液塞,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定期将荧光液进行更换而设置的,发光标志中设有防护网,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套体的损坏而设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背心本体中设有反光标志,同时设有了发光标志,从而使使用更加安全;由于在发光标志中设有荧光液,从而在夜间能够发光,达到安全的目的;由于设有防护网,从而减少了发光标志的损坏;由于设有注液塞,从而能方便地对荧光液进行更换;由于结构合理、更安全可靠,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安全背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光安全背心由背心本体1、反光标志2、发光标志3组成,在背心本体1上设有反光标志2,数道发光标志3设置在背心本体1上, 所述的发光标志3为一个荧光发光体,发光标志3由套体31、注液塞32、荧光液33、防护网34组成,套体31固定设置在背心本体1上;荧光液33通过注液塞32注入在套体31内,所述的发光标志中的荧光液33为蓄光发光粉液,防护网34设置在套体31的背面,所述的防护网34为无碱玻璃纤维丝制成的网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未经如皋市江海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4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