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创面填充敷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642479.6 申请日: 2010-12-06
公开(公告)号: CN201880186U 公开(公告)日: 2011-06-29
发明(设计)人: 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 陈德华
主分类号: A61M27/00 分类号: A61M27/00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夏平;瞿网兰
地址: 210022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外科 创面 封闭式 引流 填充 敷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外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中使用的创面填充敷料,具体地说一种用价格低廉的丝瓜筋代替成本很高的多孔海棉作为创面过滤吸引头的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创面填充敷料。

背景技术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是21世纪创面治疗的前沿技术,使创面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被广泛应用于体表急性或慢性各种伤口及溃疡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战外伤所致组织缺损或脏器外露等性况下创面的覆盖及引流。

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那些损伤重,污染重,累及多种组织和多致伤因素引起的复杂伤较为棘手,感染、坏疽和截肢率高,并发症多,各种原因形成的慢性创面很难愈合,卫生资源和人力消耗大,即使能够愈合,愈合质量也不佳,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和需要极不和谐。创面难以愈合的原因是:①顽固性炎症、感染和水肿;②局部血运差,难以形成健康创基;③瘢痕形成或恶性变;④修复细胞增殖、移行受阻,不能形成有利于愈合的创面微环境。相比之下,VAC技术显示了突出的优越性,研究证明:该技术能①加速坏死组织和渗出物的清除,消除细菌繁殖条件,减轻细菌负荷;②消除炎症和感染,减轻创面水肿;③改善局部血供,减少修复细胞凋亡,促进修复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肉芽形成;④双向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透明质酸HA水平,形成有利于愈合的创面微环境,迅速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准备好创面床;⑤减少换药次数(5-7天一次),节约人力、物力、减少常规换药包扎给伤员带来的不适,而且创区清爽,干净,无任何异味,提高了伤员生活质量和创面愈合质量,也减少了经济负担。此外,普通外科、骨科、心外科、胸外科均有广泛应用潜力,还能显著促进各种组织瓣成活,减轻深二度烧伤损伤,减少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细菌量和挽救间生态组织,减少继发性坏死。

VAC可以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将创面组织液吸出至体外,使得组织肿胀消退。负压作用下组织肿胀消退后小血管后负荷降低,对于外科创面,新鲜血液涌向创口,导致组织血液明显增加,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目前研究表明封闭负压吸引装置可以通过机械作用促进角质化细胞生长和蛋白质合成,这些跨膜蛋白的分解可以传送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促进细胞发生增殖。在组织增殖的体外试管试验中,学者们发现组织的机械膨胀可以使得细胞增殖。动物试验中也发现使用负压吸引可使得伤口肉芽组织形成迅速,而普通敷料无这种效 果,说明细胞复制不仅需要化学因素的刺激,也依赖一定细胞支架的张力作用,这是伤口愈合的重要组织环境。负压装置处理创面后其边缘和底部在负压作用下发生组织移位,创面的表面被吸到敷料的泡沫细孔引起微小的局部微环境变化。持续负压吸引的局部条件下,细菌的生长系列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在创面的局部内环境中,由于负压作用,降低了组织间压力,伤口周围的氧张力下降,刺激修复启动信号,清除坏死组织,机体分泌纤溶蛋白激活物及其他酶释放,进行自溶性清创,VAS治疗后原癌基因C-fos、基质金属蛋白等表达均明显下降,使得创面表达的胶原成份得到保护,组织其丧失,有效改善愈合。

VAC的概念最早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n等介绍,1996年报道了2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使用情况,效果良好,仅1例发生坏死,52例术中创面拭子培养仅5例检出细菌无1例出现感染,据此认为该项技术能够有效清理和控制创面,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快愈合。1997年,Morykways等研究发现该装置可以促进伤口创面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岗位芽组织生成,减少组织细菌含量,提高皮瓣或游离植皮存活率。后来Moues等证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的湿润敷料包扎相比,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Fbaian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负压引流与高压氧治疗相比更能促进肉芽组织增生;Couttefangeas发现伤口充填的辅料上浸润的细胞主要为粒细胞成分,CD4(+)功能T细胞可以促进创面内的清洁,提供良好的微环境。Labanaris等2009年研究发现VSD可以促进创面周围组织淋巴管网的增生。起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了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将其理论研究不断改进,2003年德国、奥地利等国将该技术纳入创口治疗指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华,未经陈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2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