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萃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1346.7 | 申请日: | 201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章;刘飞龙;杨秀然;李桃英;丁丰荣;张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B04B5/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萃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萃取器,尤其涉及一种在湿法冶金及化工领域中纯硫酸盐体系中的离心萃取器。
背景技术
30kt/a加压浸出—萃取—电积项目中的萃取工序反萃段采用24台(共4组)钛材质离心萃取器对负载有机进行反洗除杂,反洗后有机再重复利用。应用工况条件:洗钴酸(硫酸)浓度:90~110g/l,洗铁酸(硫酸)浓度:180~120g/l,运行温度:常温。
该设备试用近半年后,发现其转鼓、轻重相收集腔、调节堰板及混合底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其中尤以离心萃取器外壳、底板和重相调节堰板腐蚀更为严重,被腐蚀处开始向外渗漏酸液,同时外部空气被卷入离心萃取器内,气体的卷入导致有机相和水相在混合后由于密度差变小不易分相,两相夹带非常严重,给生产调整带来很大困难,最终导致整个萃取工序不能正常连续运行。同时,酸液的渗漏,在厂房内形成酸雾,恶化了操作环境,腐蚀了厂房和设备,降低厂房和设备的寿命。而且由于离心萃取器为全封闭且转鼓高速旋转,易在转鼓内形成高压,影响两相的分离和混合通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相分离畅通,能提高分离效率的一种离心萃取器。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萃取器,主要包括重相甩出堰口、轻相甩出导管、重相出口、轻相出口、导向板、壳体、转鼓、料液进口、放液口、密封固定,所述重相出口及轻相出口的上部均开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在重相出口及轻相出口的上部均开有排气孔后,使两相分离畅通,提高分离效率。同时,通过与排气管道连接的风机,将离心萃取器内的酸气强制排出,改善了岗位员工的操作环境,避免了厂房结构和设备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能进行水相与有机相混合、分离同时进行,分离效果显著;离心萃取器分离出来的两相夹带小于0.5%,所产出的溶液能满足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下效果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离心萃取器,主要包括重相甩出堰口1、轻相甩出导管2、重相出口3、轻相出口11、导向板4、壳体5、转鼓6、料液进口7、放液口8、密封固定9,所述重相出口3及其对称面处的轻相出口的上部均开有排气孔10。
生产实际中所述转鼓6的直径为300mm,所述离心萃取器为增强型液-液玻璃钢离心萃取器,安装在预先制备好的减振器基础上,连接方式为4级洗钴、2级洗铁、1级“空甩”,工艺走向不变。玻璃钢离心萃取器由环氧树脂凝结固化而成,色泽为乳黄色,比重是钢的1/4,耐蚀性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占地面积小。通过现场试验表明:反洗后有机杂质含量低,两相分离彻底,相夹带较少,很好的满足生产要求。同时,改善了现场操作环境。同时起到了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及钢结构厂房寿命等多方面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水分离机的螺旋返流装置
- 下一篇:螺旋座升程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