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1259.1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康高亮;段红兵;肖绪明;徐远中;刘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16 | 分类号: | E01B27/16;E01B27/20 |
代理公司: | 襄樊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稳定车主要用来将铁道线路上道床石砟进一步夯实,以提高铁道线路整体稳定性,确保列车高速安全运行。夯实作业通过动力稳定车上的稳定装置来实现,工作时,稳定装置在动力稳定车的牵引作用下低速行走。液压马达驱动两台激振器高速同步旋转,产生水平振动。在水平振动力的作用下,轨排也产生同步水平振动,并把振动力直接传递给道砟,道砟在此力的作用下受迫振动,相互挤压、填充及密实。与此同时,位于每条钢轨同侧的两只垂直油缸,自动对每条钢轨施加所需的垂直下压力,迫使轨道均匀下沉。从而提高了线路横向阻力值和稳定性,保证了行车安全。但现有动力稳定车中的稳定装置,传动方式采用串联形式,从而拉大了该装置在动力稳定车纵向上的布置空间位置,使得整体结构不够紧凑,整体布局欠合理;此外,多级传动轴传动,造成径向误差积累,长期使用后,径向误差间隙增大造成振动不同步或各振动力的瞬时方向不一至,削减了振动效率且各轴受力不均匀。为此旧的传动形式及布局方式急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稳定装置,它不仅结构紧凑,同时也解决了传动误差造成振动不同步或各振动力的瞬时方向不一致的问题,使各轴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液压马达与动力分配箱传动连接,动力分配箱下方对称设置有两根万向传动轴;两支撑架上分别装有一激振器,两根万向传动轴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激振器相连;支撑架上装有夹钳油缸,夹钳油缸上依次装有夹钳杠杆和夹钳轮;支撑架上设置有垂直油缸;在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油缸,水平油缸的两侧连接两个走行轮。
所述垂直油缸上端经柔性连接件与主车架柔性连接。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主车架柔性连接的四连杆机构。
所述激振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驱动轴、竖从动轴,驱动轴与竖从动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竖从动轴及驱动轴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偏心轮。
本实用新型设两台稳定装置,由垂直油缸、激振器、夹钳轮、夹钳油缸、水平油缸、走行轮等组成。两台稳定装置由一台液压马达驱动,液压马达输出的动力经一台齿轮箱通过两根传动轴分别传递至两台稳定装置。工作时两台激振器对轨道施以水平振动力,每台稳定装置由两个垂直油缸对轨道施以垂直下压力,轨道在水平振动力和垂直下压力的联合作用下均匀下沉,达到预定的下沉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动力并联传递、传动稳定、结构紧凑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不包含传动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放大示意视图。
其中,1、液压马达,2、动力分配箱,3、万向传动轴,4、垂直油缸,5、激振器,6、行走轮,7、四连杆机构,8、夹钳轮,9、夹钳油缸,10、支撑架,11、夹钳杠杆,12、总距杆,13、钢轨,14、水平油缸,15、竖从动轴,16、偏心轮,17、齿轮,18、箱体,19、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液压马达1与动力分配箱2传动连接,动力分配箱2下方对称设置有两根万向传动轴3;两根万向传动轴3的下端分别与两激振器5相连;激振器5置于其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装有夹钳油缸,夹钳油缸上依次装有夹钳杠杆和固定在夹钳上的夹钳轮8;支撑架上对称设置有垂直油缸4;垂直油缸4上端经柔性连接件与主车架柔性连接。在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油缸,水平油缸的两侧连接两个走行轮6。两支撑架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与主车架柔性连接的四连杆机构7。
图2中,动力分配箱2上设置有液压马达1,下方对称设置有两根万向传动轴3,万向传动轴3的下端分别与两激振器5相连;激振器5置于支撑架10上,在支撑架10上还对称设置有垂直油缸4及顺次铰接的夹钳油缸9、夹钳杠杆11、总距杆12和固定在夹钳上的夹钳轮8,垂直油缸4上端与主车架柔性连接;在支撑架10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油缸14,水平油缸14两侧对称设置有行走轮6且置于钢轨13的正上方;在两支撑架10的前后方向上还设置有与主车架柔性连接的四连杆机构。
图3中,两支撑架10上分别装有一激振器5,在支撑架10上还对称设置有垂直油缸4及顺次铰接的夹钳油缸9、夹钳杠杆11、总距杆和固定在夹钳上的夹钳轮8,在支撑架10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油缸14,水平油缸14两侧对称设置有行走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1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封闭防水型中央分隔带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制绒机的纯水喷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