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尾与纸幅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37267.9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国;张延军;赵永;辛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7/00 | 分类号: | D21F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行业用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纸尾与纸幅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生产过程中常使用无绳引纸装置实现纸幅3的传递,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纸幅3沿着烘缸1表面向前移动,烘缸1一侧设有刮刀2,在无绳引纸后期,切开的纸幅3和纸尾4容易“藕断丝连”,而因为纸尾4比较小,无法受自身重力作用与纸幅3断开,易被纸幅3带着向后运行,纸尾4跟随纸幅3向后运行有以下弊端:纸尾4易贴在纸幅3的边缘,造成烂边,导致断纸,引纸失败;纸尾4随纸幅3向后运行时易缠到烘缸1等设备上,导致断纸,引纸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能够在无绳引纸后期将纸尾与纸幅彻底分离,提高引纸成功率的一种纸尾与纸幅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纸尾与纸幅分离装置,包括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缸上附有纸幅,所述烘缸一侧设有刮刀,所述刮刀与纸幅之间设有吹风装置。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吹风管,所述吹风管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吹风管上倾斜设有吹风口。
所述吹风管位于纸幅的下方。
所述吹风口与纸幅前进方向的夹角为20°~30°。
工作时,阀门开启,压缩空气由软管通入,吹风管开始吹风,在纸幅下方形成负压,切下的纸尾在负压吸附作用下与纸幅分离,然后纸尾受重力作用向下进入损纸池,提高了引纸成功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传统工作过程中的纸尾与纸幅分离时的状态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纸尾与纸幅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左视图。
图中:1-烘缸;2-刮刀;3-纸幅;4-纸尾;5-吹风管;6-阀门;7-软管;8-吹风口;9-烘缸传动侧;a-吹风口与纸幅前进方向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纸尾与纸幅分离装置,包括烘缸1,所述烘缸1上附有纸幅3,所述烘缸1一侧设有刮刀2,所述刮刀2与纸幅3之间设有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吹风管5,所述吹风管5连通有软管7,所述软管7上设有阀门6,所述吹风管5上倾斜设有吹风口8,所述吹风口8与纸幅前进方向的夹角a为20°~30°,所述阀门6可以为手动阀也可以为电动阀,所述吹风管5位于纸幅3的下方,所述吹风管5由烘缸传动侧9处深入到纸幅3内部20-30cm。
工作时,阀门6开启,压缩空气由软管7通入,吹风管5开始吹风,在纸幅3下方形成负压,切下的纸尾4在负压吸附作用下与纸幅3分离,然后纸尾4受重力作用向下进入损纸池,提高了引纸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7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刀切纸机
- 下一篇:四氢叶酸的天然立体异构体在制备药物制剂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