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安全灸疗盒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636123.1 申请日: 2010-12-01
公开(公告)号: CN201870942U 公开(公告)日: 2011-06-22
发明(设计)人: 孙清夷;孙武 申请(专利权)人: 孙清夷
主分类号: A61H39/06 分类号: A61H39/06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赵青
地址: 200136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家用 安全 灸疗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灸疗用具,尤其是涉及适合家庭使用,安全可靠的灸疗盒。

背景技术

灸疗,也称灸法,属于自然疗法之一,通常和针刺疗法并称为针灸,灸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它不仅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世界医学中的奇葩,受到广泛关注。它历史悠久,治疗范围广泛,作用独特,且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养生保健,因此,几千年来一直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治疗方法。

灸疗是一种外治方法,其治疗过程是将艾绒等易燃材料或加上特定的药物点燃,在人体穴位或患处熏灼、温熨和贴敷,对人体产生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温通经脉、消肿化瘀、拔毒止痛、祛腐生肌等作用,从而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达到治疗、保健和养生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的灸疗用具有诸多缺点,1.温度不易控制,距离太近容易灼伤皮肤,太远又不能达到治疗效果;2.不能翻转使用灸盒,灸盒打翻容易烫伤皮肤或烧坏地板、家具;3.通用性差,有的灸盒适用艾绒不适用艾条,有的灸盒适用艾条却不能使用艾绒,甚至对艾条的直径大小也有要求,不能互换,而目前市售的艾条粗细不等,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这些都影响了灸疗在普通民众中的推广使用。灸疗操作简单、对使用者的医学知识没有过多要求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家庭使用,因此,开发一种使用方便且没有安全隐患的灸疗用具,对灸疗进入千家万户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轻松掌握,减少病痛,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挥灸疗的优势是非常有帮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的安全的灸疗盒,解决普通灸疗盒使用不方便、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家用安全灸疗盒,包括一无底盒身,盒身中设有一燃烧室,该燃烧室为丝网状的耐火材料制成,一般采用金属丝网,燃烧室入口四周有卷边,将卷边粘接于盒身,使燃烧室主体悬挂于盒身中央,使用时燃烧室内的灰、火不会直接接触盒身,即使盒身为可燃材料也不会发生安全问题,所以盒身可用导热系数较小、比重较轻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一般选择木材制作,甚至可采用布包的纸板或泡沫塑料,盒身上还设有手柄,方便持握灸盒。

使用时将盒身置于灸疗部位,燃烧室内的艾绒或艾条燃烧熏烤灸处,盒身底部与皮肤贴紧,因此燃烧室底部与盒身底部的距离必须处于合适的范围,距离太小容易灼伤皮肤,距离太大又不能起到治疗作用,本实用新型将其设置为15~20mm。

盒身上部设有盒盖,盒身与盒盖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盒盖可自由翻转,另一侧设有锁扣,使用过程中关闭盒盖,用锁扣扣住,阻挡燃烧室内的灰烬倒出,灸盒可在任意部位以任意角度使用。盒盖内设有一金属挡片,挡片通过弹簧连接于盒盖中部,该挡片比燃烧室入口大,在盒盖合上时将燃烧室入口盖住,盒盖上还开有烟孔,燃烧室入口被挡片盖住,而因为燃烧室壁呈网状,空气可从网孔进出,燃烧烟气可从烟孔散发,使艾绒或艾条保持不断有效燃烧。

燃烧的艾绒将金属丝网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如果人体直接接触金属丝网,即使时间很短,也会在皮肤上留下印迹,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在盒身下部设置1~2根隔挡燃烧室的隔灼棒,该隔灼棒的直径为2~5mm,隔灼棒采用竹、木等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制作,皮肤接触到隔灼棒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燃烧室悬空,可避免烧坏盒身,盒盖内的挡片阻止了灰烬倒出,又留下了烟气流通的通道,保证艾绒或艾条的充分燃烧,所设置的隔灼棒可避免使用者被灼伤,其使用方便,又保证了灸疗盒本身和使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家用安全灸疗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家用安全灸疗盒的仰视图;

图3是家用安全灸疗盒所使用的燃烧室结构图;

图中,110.盒身,111.隔灼棒,112.手柄,120.盒盖,121.挡片,122.弹簧,123.烟孔,124.锁扣,210.燃烧室,220.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清夷,未经孙清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6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