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丝镀铜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3132.5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孟钰竣;杜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宇生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B23K35/4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1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丝 镀铜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焊丝镀铜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焊丝镀铜生产设备当中,通常是人们经过拉拔将焊丝放入各个液槽内进行清洗和镀铜。采用这种方式,清洗起来步骤不统一,焊丝镀铜的质量不高,能耗较大,费时费力,有的焊丝生产线对环境污染还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丝镀铜设备,镀铜质量高,能耗低,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焊丝镀铜设备,包括放线装置,放线装置上缠绕有待镀铜的焊丝,放线装置依次通过焊丝连接有张力装置、碱洗池、第一水洗池、酸洗池、第二水洗池、镀铜池、钝化池、膜孔压光池、烘干池、拉拔装置与收线装置,其中,焊丝依次穿过碱洗池、第一水洗池、酸洗池、第二水洗池、镀铜池、钝化池、膜孔压光池、烘干池的池体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镀铜池的内腔底部设置有中间隔板,镀铜池被分割成左槽腔与右槽腔两部分,在其中一个腔体内设置有正电极板,另一个腔体内设置有负电极板。
本实用新型焊丝镀铜设备,其结构简单,设置合理,通过依次对焊丝表面的处理,达到提高镀铜质量、防锈的目的,而且在设备的前后两段设置有放线装置及收线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焊丝镀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镀铜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线装置,2.张力装置,3.碱洗池,4.第一水洗池,5.酸洗池,6.第二水洗池,7.镀铜池,8.钝化池,9.膜孔压光池,10.烘干池,11.拉拔装置,12.收线装置,13.焊丝,14.负电极板,15.正电极板,16.中间隔板,17.渡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焊丝镀铜设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放线装置1,放线装置1上缠绕有待镀铜的焊丝13,放线装置1依次通过焊丝13连接有张力装置2、碱洗池3、第一水洗池4、酸洗池5、第二水洗池6、镀铜池7、钝化池8、膜孔压光池9、烘干池10、拉拔装置11与收线装置12。其中,焊丝依次穿过碱洗池3、第一水洗池4、酸洗池5、第二水洗池6、镀铜池7、钝化池8、膜孔压光池9、烘干池10的池体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镀铜池的结构,如图2所示,镀铜池7的槽体部分通过内腔中的中间隔板16被分割成左、右槽腔,在左、右槽腔中的一个腔体内设置有正电极板15,另一个腔体内设置有负电极板14,正电极板15与负电极板14的顶部与通过镀铜池7的焊丝13间的距离为40-45cm。
本实用新型焊丝镀铜设备,首先通过放线装置1放出焊丝13,通过张力装置2调整对焊丝的张紧力。焊丝13首先通过碱洗池3,通过碱洗池3内部的碱洗液对焊丝表面进行碱洗处理,碱洗池3内可以设置碱洗循环泵,与外界的热碱水及时补充进碱洗池3内。然后通过第一水洗池4洗净焊丝表面,通过酸洗池5对焊丝表面进行酸洗处理,然后通过第二水洗池6洗净焊丝表面,接着焊丝13进入镀铜池7。通过电源送入正、负电流,电流依次通过正电极板15以及正电极板15所在槽腔内的渡液与焊丝13导通,并由焊丝13通过负电极板14所在槽腔的渡液与负电极板14导通,构成回路,促使渡液中的铜离子从无须运动变为有序运动,使置换反应更加完善,达到提高焊丝镀铜质量的目的。然后焊丝13通过钝化池8内的钝化液钝化,使得镀铜表面更加牢固。焊丝13通过膜孔压光池9的压光孔,将焊丝13表面进行压光处理,使表面光亮。接着进入烘干池13,可以采用表面加热、吹风的方式烘干焊丝表面。最后通过拉拔装置11与收线装置12,拉拔装置11与放线装置1在操作上同时进行,使得焊丝在处理的过程中前后同步。
本实用新型焊丝镀铜设备,其结构简单,设置合理,通过依次对焊丝表面的处理,达到提高镀铜质量、防锈的目的,而且在设备的前后两段设置有放线装置及收线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宇生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市宇生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3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路保护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