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曲线穿孔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31448.0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代丽华;宋秀英;王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丽华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曲线 穿孔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为非开挖施工机械的穿孔机,它主要用于中短距离、中小管道过路和过河的非开挖铺管施工。
(二)、背景技术 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改造时,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新铺大量管线,对旧管线进行更换和修复以及架空线路的地下化。随着经济的持续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原有的管线越来越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国现有城市640座,其中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25座,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5座。城市中的地下管线种类繁多。
在城市标志性建筑的高度不断增长的今天,城市地下管网也变得纵横交错纷繁复杂。利用非开挖技术施工时总会遇到一些旧的管线或其他障碍物,如果采用直线穿孔方式施工时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和工程的复杂性,有时甚至无法施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施工器具能绕过这些障碍物,使得其轨迹由直线变为曲线,实现在技术人员的控制下进行施工。因此曲线穿孔技术是应用非开挖技术施工实践中的一种需求,是非开挖技术发展的必然。
非开挖技术中的水平定向钻和曲线顶管都能做到对钻进方向的控制,都能提高施工的精度,但它们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施工成本高、工期长的缺陷。
现有的穿孔机在施工过程中只能走直线,方向主要依靠初定位来保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穿孔方向不可控,当地层条件发生变化或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偏离设计方向,从而限制了穿孔机的适用范围。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曲线穿孔机,第一、构造相对简单,以降低制造、使用成本。第二、能够及时修正运行轨迹。第三、头部工作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曲线穿孔机,包括穿孔机主体,还包括与穿孔机主体相连的头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挠性杆,挠性杆的前端与穿孔机主体固定在一起,挠性杆后端通过高压气管连接有空压机;还包括导向机架,挠性杆通过压紧轮压紧在导向机架上;所述的挠性杆安装在夹紧旋转装置上。
挠性杆为管状结构。
所述的夹紧旋转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壳体;在旋转壳体上通过弹簧和滑动支架连接有压轮;在底座上还设置有垫块,在垫块上设置有V形块,V形块位于挠性杆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穿孔机结构简单,使施工更为方便,能在一些管线直径较小、铺管距离较短的工程中减少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特别在短距离施工时优势明显。(2)、采用了挠性杆,它起动助力作用,穿孔机刚入土时,需要提供初始的后座力,一旦进入的管道较长,会影响穿孔机前进速度,可由挠性杆的挠性提供辅助推力。挠性杆还为穿孔机主体提供一个力矩,能够保证头部工作稳定。(3)、通过挠性杆转动改变头部的位置,起到修正误差作用。(4)、所采用的夹紧旋转装置对穿孔机实施初定位和初夹紧,能够保证稳定的入射角;并夹紧挠性杆,为其提供一个力矩;还驱动挠性杆转动,改变穿孔机的穿孔方向,以便修正运行轨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紧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紧旋转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穿孔机主体3,还包括与穿孔机主体3相连的头部1。还包括挠性杆4,挠性杆4的前端与穿孔机主体3固定在一起,挠性杆4后端通过高压气管8连接有空压机9。
还包括导向机架5,挠性杆4由压紧轮6以适当的压力压紧在导向机架5上。所述的挠性杆4安装在夹紧旋转装置7上,通过夹紧旋转装置7上的驱动马达使挠性杆4转动,从而带动穿孔机主体3相对头部1转动,从而实现两种工况间的切换和穿孔方位的调整。空压机9将0.6-0.7Mpa的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管8提供给穿孔机主体3,在穿孔机主体3内的冲击活塞作用下,穿孔机克服土体阻力前进,并带动挠性杆4一同前进。
还包括互相连接的接收器10和显示装置11。在穿孔机主体3上安装有传感器及其发射装置2。传感器及其发射装置2通过信号线与接收器10连接。
传感器及其发射装置2用来测量穿孔机在地下的姿态和方位,并将信号传送到地面的接收器10,从显示装置11上可知穿孔机在地下的姿态和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丽华,未经代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31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塑料电缆桥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填料套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