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8986.4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平;李可洲;王宗鼎;李洪军;张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晓波 |
地址: | 400011 重庆市渝中***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缝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领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人们对医疗器械的可操作性也有了较高要求。下述内容将以外科手术中所必须的缝合器进行详细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各种部位的缝合时手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现有技术中,缝合器由持针器和弯针组成,二者为分体式组合。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持针器为一种持针钳,弯针的针孔位于弯针的尾端。在缝合过程中,手术医生将持针器夹持住穿有缝线的弯针,而后,自需缝合的组织的一侧进针,针头从需缝合的组织的另一侧穿出后,将缝线从针孔拉出进行缝线打结,如此,完成一次缝合。
可以理解,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深部缝合手术过程,弯针穿透组织的具体位置,也就是出针位置无具体定位,出针位置较难控制,进而无法可靠地控制缝合深度。
此外,持针器与弯针的分体式组合中,持针器外形尺寸比较大。随着现在医学界对微创小切口的要求,手术医师的术中视线将受到较大限制,从而影响手术医师进行缝合操作。
因此,如何可靠地控制缝合手术中的缝合深度,成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合器,其能够可靠地控制缝合手术中的缝合深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合器,包括钳子本体和具有一定弧度的弯针;所述钳子本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弯针的尾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钳臂,且所述弯针的尖端设置有针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钳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钳臂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钳臂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形叉口,且所述弯针的尖端与所述长条形叉口的中空部分可分离的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钳臂的端部具有辅助夹持面,且所述辅助夹持面沿垂直于所述弯针的活动平面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钳臂包括固定设置于其顶端的连接臂,且所述连接臂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钳臂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弯针连接于所述连接臂。
优选地,所述弯针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连接臂。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端部具有与所述弯针的尾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径向开有螺纹孔,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紧固件可旋入所述螺纹孔且与所述弯针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弯针的尾端具有设置有内螺纹的接头,且所述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接头通过相配合的所述内螺纹于所述外螺纹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连接臂。
优选地,所述钳子本体的手柄的端部具有环状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合器包括钳子本体和具有一定弧度的弯针,同普通钳子类似,所述钳子本体具有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弯针的尾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钳臂,且用于容置缝线的针孔设置于所述弯针的尖端。如此设置,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缝合器进行缝合手术的过程,所述弯针具有沿所述第一钳臂转动方向的固定轨迹,弯针穿透组织的具体位置,也就是出针位置为一固定点。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缝合器能够可靠地控制缝合手术中的缝合深度,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钳臂具有一段固定设置于其顶端的连接臂,所述弯针连接于所述连接臂,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连接臂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钳臂的横截面面积。如此设置,当需要进行深部或者微创小口缝合手术时,由于所述连接臂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钳臂的横截面面积,手术医师的术中视线受限度显著降低,更进一步利于手术医师的进行缝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器B部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器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缝合器,其能够可靠地控制缝合手术中的缝合深度,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建平,未经龚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