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能收集扇页伞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8297.3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民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F03D1/02;F03D9/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能 收集 扇页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能收集扇页伞,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重要的发电方式之一,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普通的风力发电设备,收集风能主要依靠扇页,存在问题是:风能收集效率低,转速慢,启动风速要求高;扇页必须匹配方向舵,自身重量大,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风能收集扇页伞,结构合理,提高风能收集效率,重量轻,便于携带,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风能收集扇页伞,包含扇页、伞圈、伞壁,伞圈分为上伞圈、下伞圈,上伞圈的直径大于下伞圈的直径,上伞圈和下伞圈之间设有伞壁,若干扇页螺旋布置在伞壁上,扇页的螺旋方向相同。
所说的扇页、伞圈、伞壁均为柔软材料制成的扇页、伞圈、伞壁;例如用布料制成的扇页、伞圈、伞壁,扇页、伞圈、伞壁之间通过缝纫固定在一起。
所说的上伞圈分为上外伞圈、上内伞圈,下伞圈分为下外伞圈、下内伞圈,上外伞圈的直径大于下外伞圈的直径,上外伞圈和下外伞圈之间设有外伞壁,上内伞圈的直径大于下内伞圈的直径,上内伞圈和下内伞圈之间设有内伞壁,外伞壁的直径大于内伞壁的直径,若干扇页螺旋布置在外伞壁和内伞壁之间,扇页的螺旋方向相同,扇页的一个端边固定在外伞壁上,另一个端边固定在内伞壁上。
本实用新型扇页起推动伞圈转动的作用,扇页螺旋角度越大,启动风速要求越小,但转速较慢;扇页螺旋角度越小,启动风速要求越大,但转速较快。伞壁与风的角度越大,启动风速要求越小,阻力也大,向外的撑力越大;伞壁与风的角度越小,启动风速要求越大,阻力也小,向外的撑力越小。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伞圈可以是多层,不仅局限于前面叙述的内外两层,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任意层数;还可以将多个本实用新型串联起来布置,加大做功的力度。
本实用新型的伞圈的层数、串连的个数、扇页的数量是任意的,根据需要设置,例如:3层伞圈,第一层伞圈与第二层伞圈之间设置6个扇页,第二层伞圈与第三层伞圈之间设置6个扇页,等等。
所说的风能收集扇页伞下伞圈之间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不封闭。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伞绳、转盘、发电机,转盘设置在发电机的转动轴上,若干条伞绳一端固定在伞圈上,另一端固定在转盘上,风力带动扇页、伞圈、伞壁旋转,通过伞绳带动转盘旋转,带动发电机完成发电。
为防止多条伞绳在旋转式相互缠绕,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伞环,设置在转盘与伞圈之间,伞绳穿过伞环。所有的伞绳都固定扇页、伞壁与伞圈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收集风能效率高,重量轻,便于携带,也可用于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提高风能利用率,成本低,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中:扇页1、上外伞圈2、上内伞圈3、下外伞圈4、伞环5、外伞壁6、内伞壁7、伞绳8、转盘9、发电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风能收集扇页伞,包含扇页1、伞圈、伞壁,伞圈分为上伞圈、下伞圈,上伞圈的直径大于下伞圈的直径,上伞圈和下伞圈之间设有伞壁,若干扇页螺旋布置在伞壁上,扇页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说的扇页、伞圈、伞壁均为布料制成的扇页、伞圈、伞壁,扇页、伞圈、伞壁之间通过缝纫固定在一起。所说的上伞圈分为上外伞圈2、上内伞圈3,下伞圈分为下外伞圈4、下内伞圈,上外伞圈的直径大于下外伞圈的直径,上外伞圈和下外伞圈之间设有外伞壁6,上内伞圈的直径大于下内伞圈的直径,上内伞圈和下内伞圈之间设有内伞壁7,外伞壁的直径大于内伞壁的直径,若干扇页螺旋布置在外伞壁和内伞壁之间,扇页的螺旋方向相同,扇页的一个端边固定在外伞壁上,另一个端边固定在内伞壁上。
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将两个本实用新型串联起来,加大做功的力度。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伞绳8、转盘9、发电机10,转盘设置在发电机的转动轴上,若干条伞绳一端固定在伞圈上,另一端固定在转盘上,风力带动扇页、伞圈、伞壁旋转,通过伞绳带动转盘旋转,带动发电机完成发电。为防止多条伞绳在旋转式相互缠绕,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伞环5,设置在转盘与伞圈之间,伞绳穿过伞环。所有的伞绳都固定扇页、伞壁与伞圈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民,未经李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变桨刹车机构
- 下一篇:内燃机进气管道中的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