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答题专用削笔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6564.3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景景 |
主分类号: | B43L23/06 | 分类号: | B43L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答题 专用 削笔刀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削笔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采用答题卡的考试的环境中,需要将铅笔的笔芯削成扁平形状,以填涂答题卡上的方框。而目前市场上的削笔刀均为旋转式,并且削出来的铅笔笔芯为圆锥状,而这种形状的笔芯在填涂答题卡时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故目前市场上的旋转式削笔刀在采用答题卡的考试的环境中是不适用的。另一方面,通过小刀来削铅笔的方式虽然可行,但是手工操作过程中,力度和准确性不好掌握,削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削成较好的效果,且速度较慢,总体效率太低。
三、实用新型内容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非常简单的动作,快速地削出笔芯扁平形状的铅笔。
本实用新型包含外壳(1)、主体(2)、6个相同的第一刀片(3)、2个相同的第二刀片(4)。其具体特征包括:
外壳(1)和主体(2)都类似于筒状结构;
外壳(1)套在主体(2)之外,并可以沿主体(2)筒状轴心线方向来回移动;
主体(2)内有圆孔,可容铅笔插入;
主体(2)内另有正八边形孔,并镂空部分外壁,其镂空部分设孔以契入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刀身最外侧的轴,同时该镂空部分与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接触的坡面设定为:使2个相同的第二刀片(4)的刀锋能切到笔芯并在主体(2)的筒状轴心线上某处完全重合,而第一刀片(3)只能切削笔芯外的材料或切到笔芯的部分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外形基本相似,均由刀锋、刀身、刀身最外侧的轴和背鳍组成,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刀片(4)的刀锋可切削到笔芯,而第一刀片(3)只能切削笔芯外的材料;
6个相同的第一刀片(3)刀锋相对形成3组、2个相同的第二刀片(4)刀锋相对形成1组,呈正八边形摆放,置于主体(2)内部;
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刀身通过最外侧的轴卡在主体(2)外壁镂空部分的孔上,并可通过该轴旋转;
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刀身上设有背鳍,当外壳(1)运动至背鳍处并完全盖过背鳍时,外壳(1)可压迫背鳍使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刀锋贴近主体(2)的筒状轴心,使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刀身与主体(2)的筒状轴心线形成一定的夹角,此时6个相同的第一刀片(3)的刀锋在主体(2)内部围成直径等于或略小于铅笔笔芯直径的2个圆弧形,同时第二刀片(4)的刀锋在主体(2)的筒状轴心线上某处完全重合;
当外壳(1)离开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刀身上的背鳍,且铅笔插入主体(2)时,6个相同的第一刀片(3)和2个相同的第二刀片(4)受铅笔的钻挤而通过刀身最外侧的轴旋转,刀锋张开;
铅笔向主体(2)之外拔出时,可推动外壳(1)使其挤压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背鳍,使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的刀锋向主体(2)的筒状轴心挤压,通过铅笔的滑动和刀锋对铅笔的压力,以及在主体(2)外壁镂空部分与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接触的坡面分别抵住第一刀片(3)和第二刀片(4)使其不能过度挤压铅笔作用下,6个相同的第一刀片(3)对铅笔的笔芯外的材料进行切削,使铅笔笔芯露出;2个相同的第二刀片(4)对铅笔总体(包含笔芯)进行切削,使铅笔笔芯削成扁平状。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有:
1、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铅笔笔芯削成扁平状,这是传统的旋转式削笔刀做不到的;
2、显著提高了削出扁平形状的铅笔笔芯的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了效率;
3、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4、手动即可操作,无需电力驱动,适应性强。
四、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俯视透视图、主视透视图、侧视透视图;
图4、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
图7、图8、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分解后的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
图10、图11、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图、三维立体半透视图、三维立体透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分解后的三维立体图;
图3-1、图3-2、图3-3分别为第一刀片(3)的三维立体图、三维立体半透视图、三维立体透视图;
图4-1、图4-2、图4-3分别为第二刀片(4)的三维立体图、三维立体半透视图、三维立体透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景景,未经陈景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6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