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冷凝脱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7269.1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华桥;吴柏梁;徐颖;杨云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油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2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冷凝 脱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废物焚烧处理系统中的冷凝脱水塔,特别是一种多级冷凝脱水塔。
背景技术
目前废物焚烧处理系统采用湿法烟气净化工艺,烟气经急冷降温并湿法脱酸处理后因含水量高(40℃,含水蒸汽量58.5×10-3kg/m3),不利于用活性碳吸附以进一步净化处理,需要采取措施对烟气脱水降湿。现在常用的措施是用冷凝脱水塔对烟气脱水降湿,而目前采用的冷凝脱水塔存在以下缺陷:1、冷凝脱水塔为单级换热冷却,且换热面积小,烟气降温效果差,尤其当冷却水温较高时,出口烟气温度很难达到要求,脱水困难;2、冷却介质为普通自来水,未考虑循环使用,水量消耗大,资源浪费,运行成本高;3、换热器设计、制造未采用防腐材料和工艺,设备运行不久,换热管被腐蚀破损,设备失效,造成很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烟气由40℃,含水蒸汽量58.5×10-3kg/m3的初始状态,降温到30℃,含水蒸汽量33.6×10-3kg/m3的终了状态的多级冷凝脱水塔,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冷凝脱水塔,所述冷凝脱水塔上方设置有烟气进口,下方侧面设置有烟气出口,在冷凝脱水塔上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检修人孔和排水管,冷凝脱水塔固定在地基上,其特点是:所述冷凝脱水塔至少为两级,每级冷凝脱水塔之间采用连接管连接相通。
上述冷凝脱水塔为四级,最上一级(第一级)的上方设置有烟气进口,最下一级(第四级)下方侧面设置有烟气出口,在每一级冷凝脱水塔上均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和检修人孔。
上述第一、二级冷凝脱水塔采用自然水为循环水,第三、四级冷凝脱水塔采用井水或冷冻水为循环水。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冷却方法,在40℃-34℃降温段,采用循环水冷却,大部分热负荷由循环冷却水吸收;当烟气温度达到34℃,采用温度较低的井水继续给烟气降温,既保持良好的降温效果,可将烟气降温到要求的低温状态,又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室、2-密封垫、3-连接管、4-管壳式换热器、5-换热器及裙座、6-地基、7-排水管、f1~f4-第一级冷凝脱水塔检修人孔~第四级冷凝脱水塔检修人孔、g1~g4-第一级循环水出口~第四级循环水出口、h1~h4-第一级循环水进口~第四级循环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四级冷凝脱水塔,冷凝脱水塔第一级的上方设置有烟气进口,第四级下方侧面设置有烟气出口,在每一级冷凝脱水塔上均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循环水出口和检修人孔;本实用新型在每一级循环水出口处设置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第一、二级冷凝脱水塔采用自然水为循环水,第三、四级冷凝脱水塔采用井水或冷冻水为循环水。
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冷却段+井水冷却段+冷冻水辅助冷却段(仅在井水冷却不足时采取的备用措施)。冷冻水可以通过制冷设备提供,也可以是其它低温导热液体。采用管壳式冷凝器结构,烟气流走管内,水在壳程流经管间,两相逆流。
本实用新型由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所需各段换热面积后,再进行结构设计计算,选定列管列管排列方式、根数,及各段列管长度。最终确定结构:顶部锥形进气室+循环水冷却段+井水冷却段+冷冻水冷却段,依次直立组装,各部分用法兰连接,装、拆容易。冷冻水冷却段和兼做烟气出口的底座组合一体制造,循环水冷却段采用2节,井水冷却段1节,3节结构相同、长度相等的管壳式冷凝器,可以互换。因此,设备制造工艺性、运行维护性显著提高,有利于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运行维护成本。
另外由于湿的烟气依然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烟气流通的传热列管材质宜选用具有防腐性能的0Cr18Ni9;外壳采用普通碳钢材料,但是,与烟气直接接触的碳钢壁面需做防腐隔层。防腐采用四油三布的玻璃钢衬层。列管束与管板组焊时,列管两端均各超出管板10mm,但中心管两端与管板齐平,因此,烟气经上一段冷凝器冷凝析出的水落到当前管板上后,可以汇流入中心管,有利于将冷凝水即时分离。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油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油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7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式双锥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降低氯化氢吸收塔顶部回收氢中氯硅烷含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