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冲程永磁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6266.6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富;陈恒龙;孙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恒龙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程 永磁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冲程永磁发动机,属于发动机领域。
背景技术
二冲程永磁发动机的出现,首先依赖于强磁材料铷铁硼,铷铁硼有如下特点:一次充磁后,无需外部能量而能够持续提供磁场,其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积能、功率密度大等特点,其吸力是自重的640倍。
现有的电机整个工作过程都需要通电,浪费电能,其中旋转电机的电磁正向受力的效率较低,而内燃机靠燃烧来推动活塞,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不但增加成本,还不环保,其终将因为能源枯竭而宣告结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正向受力效率高且节约能源的二冲程永磁发动机。
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冲程永磁发动机,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两个相同的单元、飞轮、曲轴和控制器,所述各个单元包括定子结构、永磁驱动板、驱动杆、支撑架和连杆,所述永磁驱动板、驱动杆和连杆从前往后依次连接,所述驱动杆通过与其滑动套接的支撑架支撑在工作台上,所述定子结构位于永磁驱动板前端且与永磁驱动板前端端面之间留有工作间隙,所述两个单元的连杆分别与曲轴连接,所述曲轴与飞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感应永磁驱动板位置的传感器和用于控制发动机通电或断电的功率开关,所述传感器和功率开关电连接。
所述永磁驱动板由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铷铁硼永磁块构成,所述铷铁硼永磁块位于支架和定子结构之间。
所述支撑架由缸套导轨和与缸套导轨固定连接的导轨支架构成,所述缸套导轨滑动套接在驱动杆上,所述导轨支架支撑在工作台上。
所述两个单元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工作台由两块工作板垂直连接构成。
所述两个单元水平设置。
所述的传感器为霍尔位置传感器。
所述霍尔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上。
所述定子结构包括电枢绕组和电枢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二冲程永磁发动机利用永磁体全面积、正向吸合来实现物理做功,比旋转电机电磁正向受力的效率高30%,比内燃机节约能源,靠燃烧来推动活塞的内燃机终将因为能源的枯竭而宣告结束,而永磁转换成动能必将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此外,二冲程永磁发动机的工作轴旋转一周,只有一半的时间需要通电,其能节约50%的电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2、单元、11、21、定子结构;111、211、电枢绕组;112、212、电枢铁芯;12、22、永磁驱动板;121、221、支架;122、222、铷铁硼永磁块;13、23、驱动杆;14、24、支撑架;141、241、缸套导轨;142、242、导轨支架;15、25、连杆;3、飞轮;4、曲轴;5、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二冲程永磁发动机,包括工作台5和安装在工作台5上的两个相同的单元1、2、飞轮3、曲轴4和控制器,所述各个单元包括定子结构11、21、永磁驱动板12、22、驱动杆13、23、支撑架14、24和连杆15、25,所述永磁驱动板12、22、驱动杆13、23和连杆15、25从前往后依次连接。所述永磁驱动板12、22由支架121、221和安装在支架121、221上的铷铁硼永磁块122、222构成,所述铷铁硼永磁块122、222位于支架121、221和定子结构11、21之间。所述支撑架14、24由缸套导轨141、241和与缸套导轨141、241固定连接的导轨支架142、242构成,所述缸套导轨141、241滑动套接在驱动杆13、23上,所述导轨支架142、242支撑在工作台5上。所述定子结构11、21包括电枢绕组111、211和电枢铁芯112、212,所述定子结构11、21位于永磁驱动板12、22前端且与永磁驱动板12、22前端端面之间留有工作间隙,所述两个单元1、2的连杆15、25分别与曲轴4连接,所述曲轴4与飞轮3的中心孔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感应永磁驱动板12、22位置的霍尔位置传感器和用于控制发动机通电或断电的功率开关,所述霍尔位置传感器和功率开关电连接,所述霍尔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4上。
优选实施方式一:所述两个单元1、2相互垂直设置,采用该种连接结构的本实用新型输出效率最高,还节约了空间。相应地,工作台5由两块工作板垂直连接构成,所述两个单元分别设置在与其对应的工作板上。
优选实施方式二:所述两个单元1、2水平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恒龙,未经陈恒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6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变压器一体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风能、太阳能发电势能储存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