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水鱼高密度孵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3343.2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4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华;赵振良;高晓田;韩晓莲;赵海涛;陈力;杨香菊;陈秀玲;裴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鱼 高密度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水鱼高密度孵化器。
背景技术
冷水鱼因其独特的生殖生理特性,在受精卵的孵化过程中需要低温,因此孵化时间较长,最长可达40天以上。传统的冷水鱼孵化器多采用水泥池流水孵化或采用漏斗式冲水孵化。水泥池孵化器占用空间大,不易操作和观察,易形成死角,长时间孵化会使孵化率明显降低;漏斗式冲流水孵化病害防治不易操作且孵化密度小;二者的共同点是出苗难度大,耗能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孵化密度高、占用生产车间空间小且操作简便的冷水鱼孵化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孵化槽、设置在孵化槽中呈并列排列的孵化箱以及和孵化槽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孵化槽的首端和末端,所述孵化箱的底板设置有透水孔,孵化箱沿水流方向的后侧板上设置有出水孔,孵化箱沿水流方向的后侧板上设置有与孵化箱固定连接的孵化箱挡板,孵化箱内套装有根据受精卵的直径选择目数的筛绢网。
所述透水孔和出水孔的直径为3~5 mm。
所述孵化箱之间的距离为10~15 cm。
所述孵化箱用绳索固定在孵化槽上。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吸收了传统的鱼类流水孵化原理,其最大特点是适合孵化时间长的冷水鱼类,如江鳕、白斑狗鱼、虹鳟、细鳞鱼等。本实用新型在流水孵化过程中,孵化箱后侧板上的孵化箱挡板与孵化槽内壁和槽底接触严密,将水流拦截,使水流向上反冲搅动受精卵,既可防止受精卵之间粘连,又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大大提高了孵化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可进行高密度孵化,并且占用生产空间小,节约能源,易管理,操作简便。每个孵化槽可放受精卵500~1000 g,经5年试验孵化率均超过70%以上,每箱受精卵在700~800 g时受精卵孵化率均可达到8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孵化箱底板和后侧板分别设置有透水孔和出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孵化箱中套装有筛绢网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 进水管、2 孵化箱、3 出水孔、4 孵化槽、5 出水管、6 孵化箱挡板、7透水孔、8 后侧板、9 筛绢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孵化槽4、设置在孵化槽4中呈并列排列的孵化箱2以及和孵化槽4相连通的进水管1和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5分别设置在孵化槽4的首端和末端。如图2所示,所述孵化箱2的底板设置有透水孔7,所述孵化箱2沿水流方向的的后侧板8上设置有出水孔3,所述孵化箱2沿水流方向的后侧板8上设置有与孵化箱2固定连接的孵化箱挡板6。如图1所示,四个孵化箱2并列排列在孵化槽4中,每个孵化箱之间的距离为10~15 cm,用绳索将孵化箱2固定在孵化槽4中,使与孵化槽4固定连接的孵化箱挡板6底端与孵化槽4的内壁和底面紧密相接,从进水管1流入孵化槽4的水被孵化箱挡板6拦截,从而通过孵化箱2底板上的直径3~5 mm的透水孔7向上反冲进入孵化箱2,当水位高过孵化箱挡板6时,水便从孵化箱侧板上的直径3~5 mm的出水孔3流出,再以相同的方式进入下一孵化箱,最后从孵化槽4末端的出水管5流出,达到流水孵化的效果。孵化箱2内套装的40~80目的筛绢网9可防止受精卵的流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占用生产空间小,节约能源,易管理,操作简便,可进行高密度孵化。在每个孵化箱中放入受精卵500~1000 g,孵化率在70%以上,每个孵化箱中受精卵为700~800 g时,受精卵孵化率可达到8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未经河北省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3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粘贴商品蛇标识的装置
- 下一篇:蒜苔摘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