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双筒烘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09715.4 | 申请日: | 201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顺;徐卫平;马玉祥;唐军;刘学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德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7/14 | 分类号: | F26B17/14;F26B25/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 地址: | 4536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双筒 烘干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具体说就是对工业物料进行烘干的烘干机。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对建材、冶金、化工、印刷等部门烘干一定湿度或粒度的物料时,采用的大型烘干设备常见的有隧道式烘干机、转筒干燥机、回转烘干机等,其中隧道式烘干机具有结构合理,制作精良,产量高,能耗低,运转方便等优点。转筒干燥机具有扬料板分布及角度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因而热能利用率高,干燥均匀,清理物料次数少,适用维修方便等特点。回转烘干机操作简单可靠,防尘密封好,维修方便,故得到普遍采用。
上述的几种烘干设备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较高。为了解决所述的缺陷,本申请人曾申请了名称为“一种立式烘干机”、专利号为“200510017518.7”,名称为“立式烘干机的自动化控制装置”、专利号为“03246003.1”的专利。在生产实践中也确实能够解决所述的缺陷。但由于立式的烘干机本身体积较小,存在台时产量低的问题。为提高产量,只能将烘干机的筒体半径加大,虽然产量有所提高,但筒体中部的挡料圈如果设计的过小,所烘干的物料多数不能一次达到要求;挡料圈如果设计的过大,物料烘干可以达到要求,但挡料圈的体积大,占用了筒体内的有限空间,既浪费了热能,台时产量提高的也不是太多。
为提高产量,回转烘干机、转筒干燥机中有两筒式或者三筒式的,即大筒套小筒,虽然产量能够提高,但由于物料是靠导料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扬料高度降低),需要另外增加输送装置。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72359.0”、名称为 “动态立式烘干机外环形进风调节装置”,专利号为“200820090898.6”、名称为“立式气流烘干机”的专利,也都采用了两筒式,但其目的并非是为了提高产量。
(三)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烘干机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立式双筒烘干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依据了下述的技术方案。该烘干机具有筒体、送风部分、出风部分、挡料~扬料部分,其特征在于在外筒体内部再设置内筒体,在两个筒体之间设置挡料~扬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方式在于在外筒体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层挡料圈~扬料圈;在内筒体的外壁上设置若干层挡料圈~扬料圈;在外筒体挡料圈~扬料圈和内筒体挡料圈~扬料圈的顶部有一个料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外筒体上开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出风部分设置如下所述。在挡料圈~扬料圈下部的筒壁上开出风孔,外筒体壁上的出风孔与置于外筒体上的引风管相通;内筒体上的出风孔通过内筒体、并与设置在内筒体上的出风口B及设置在外筒体上的出风口A相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可以使在外筒体上引风管的出风口置于外筒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在占用土地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台时产量可以提高40%;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耗能降低,污染减小;由于引风管的出口由筒体的上部改到筒体的中部,烘干的效果更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该机性能可靠,因而热能利用率高,干燥均匀,清理物料次数少,适用维修方便。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请参见附图1。该立式双筒烘干机具有筒体、送风部分、出风部分、挡料~扬料部分,具体的结构特征是在外筒体1内再设置内筒体2,在两个筒体之间设置挡料~扬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与普通两筒式或者三筒式的回转烘干机、转筒干燥机相比,烘干的物料利用自身的重力自然下降,并且可以长时间充分进行热交换,既可以增加台时产量,又可以提高烘干质量并相对的降低能耗。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外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若干层挡料圈~扬料圈3;在内筒体2的外壁上设置若干层挡料圈~扬料圈3;在外筒体1挡料圈~扬料圈3和内筒体2挡料圈~扬料圈3的顶部有一个料帽4。所述的挡料圈~扬料圈都是围绕筒壁呈环形设置的。外筒体1内壁上的挡料圈~扬料圈3与内筒体外壁上的挡料圈~扬料圈3之间形成了一个通道,有利用热空气的流通,而在其形成通道的上部有一个料帽4,强迫物料只能从挡料圈~扬料圈3中间的通道通过,以防止物料落入而阻碍热空气的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德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德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9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型蓄热式节能梭式窑
- 下一篇:用于空调压缩机的储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