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隧道的管段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0597.0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2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姜芸;王强;李海;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中区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隧道 管段 接头 张开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段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隧道的管段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持续上升,就上海地区而言,2007年在落实一系列错避峰用电措施之后,用电量最后仍定格在了2021.8万千瓦,同比增长9.4%。如此巨大的用电量将是对电力设备的重大考验。同时,即将来临的2010年世博会无疑将是对用电安全一次更巨大的考验。如此势必要求从战略上对电力资源的调配和传输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管理。“十五”城市电网规划的技术原则中就要求城市中心区增加电缆化比例、主干道电线入地。在此背景下大量的电力隧道将会应运而生,如世博电力隧道正在紧张建设,如由浦东新区即将建设的500千伏三林变电站至在建的500千伏世博变电站,全长约15.25公里,最大管壁外径6.2米,全程共设14座工作井,其间与已建成的龙阳路隧道、西藏路隧道相连。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电力隧道由于所处地质环境恶劣,周边各种建设活动频繁,隧道服役年限的增加,如不能对电力隧道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将会对用电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而且容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然而从目前来看,国内对各类电力隧道安全运行监控方面的研究工作还相对滞后,而与其相类似的地铁隧道安全运行保护方面的研究却起步较早,并取到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地铁隧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和法律上的保障,值得电力隧道运营保护部门借鉴。其中对电力隧道的管段接头张开量监测水平一直处于较低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力隧道的管段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隧道的管段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上位机、电缆、通信网络,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管段接头处,所述的位移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的数据采集器通过通信网络与上位机连接。
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为直线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通信网络为GPRS网络或3G网络。
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设有4个,均匀分布在管段接头处。
所述的数据采集器为DATA GeoLogger DT515数据自动采集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监测工程建筑物两点间的相对变位、基岩变位、边坡稳定及裂缝开展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隧道的管段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1、数据采集器2、上位机4、电缆、通信网络3,所述的位移传感器1安装在管段接头处,所述的位移传感器1通过电缆与数据采集器2连接,所述的数据采集器2通过通信网络3与上位机4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1为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的通信网络3为GPRS网络或3G网络。所述的位移传感器1设有4个,均匀分布在管段接头处。位移传感器1选择在正常管段接头处、沉降缝位置处布置,每接头布置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中区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中区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0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面板基板的除电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用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