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00400.3 | 申请日: | 201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惠;王铭;曹常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冠状 静脉 逆行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临床应用的此类体外停搏液灌注管主要有带加强衬和不带加强衬的两种结构。带加强衬的灌注管国内尚无生产,均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不带加强衬的灌注管大多为挤出工艺成型等径连续导管,管路耐挤压性差,易弯折,而导致管路不通畅,容易在手术中产生意外,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挤压、抗弯折且造价低的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包括管体、嵌装在管体管壁内的钢丝加强衬、连接管、管座、单向阀和靠近管体一端上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直径为不等径结构,直径较小端为插入端,直径较大端为体外端,所述插入端头部呈斜面状;管体内设有3个独立的腔,中间大腔为灌注腔,其中一个小腔为测压腔,另一个小腔为气囊充胀腔,所述管体的灌注腔、测压腔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管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管体气囊充胀腔的侧壁上开有一充盈孔。
所述管体灌注腔靠近插入端部位的侧壁开有一组侧孔。
所述管体测压腔插入端呈开放状结构,并于测压腔侧壁上开有一侧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根据临床使用需要,将管体设计为三腔,可分别用于气囊扩胀、灌注和测压,气囊安全可靠,实现一管多功能。由于在管体内加设钢丝加强衬,使灌注管耐挤压,抗弯折又具有柔韧性,可确保手术中灌注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 1、管体; 1-1、灌注腔; 1-1a、侧孔; 1-2、测压腔; 1-2a、侧孔; 1-3、充盈腔; 1-3a、充盈孔; 2、加强衬; 3、连接管; 4、管座; 5、单向阀; 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包括管体1、嵌装在管体管壁内的钢丝加强衬2、连接管3、管座4、单向阀5和靠近管体一端上的气囊6。所述管体直径为不等径结构,直径较小端为插入端,直径较大端为体外端,所述插入端头部呈斜面状。管体内设有3个独立的腔,中间大腔为灌注腔1-1,其中一个小腔为测压腔1-2,另一个小腔为气囊充胀腔1-3。灌注腔直接开口于管体插入端,气囊充胀腔于管体插入端封闭,所述灌注腔、测压腔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管座4连接。在管体气囊充胀腔的侧壁上开有一充盈孔1-3a,气囊将充胀腔充盈孔1-3a包覆其中。在管体灌注腔靠近插入端部位的侧壁开有一组侧孔1-1a。所述管体测压腔插入端呈开放状结构,并于测压腔侧壁上开有一侧孔。钢丝加强衬2完全镶嵌于塑料管体内,以防灌注管受压或弯折后变形,保证各腔通畅。所述气囊为手动膨胀囊,使用时气囊充盈后将灌注管插入端密封于患者的冠状静脉窦处,气囊充胀腔的体外端通过连接管3与单向阀5相连。
使用时气囊充盈后将灌注管插入端密封于患者的冠状静脉窦处,气囊充胀腔体外端通过连接管3与单向阀5相连。在管体管壁内设有钢丝加强衬,以防灌注管受压或弯折后变形,保证各腔通畅。灌注管插入端因需进入人体,其直径较小,体外端各腔需分别连接连接管,为保证管路通畅及便于加工,其直径大于插入端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塑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0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线路接线分析方法
- 下一篇:精密过滤输液装置





